ns第一組比試的是十二三歲的少年。兩人一組,八組同時進行。站在劃定的圓圈內,拳腳往來,勁風呼嘯。有人被震退兩步,勉強穩住身形;有人被一記掃堂腿撂倒,又咬牙爬起再戰。場邊喝彩聲不斷,這種場景景春熙根本就沒見過,所以看得目不轉睛。
一個瘦高的少年已經擊敗一人,本以為第二場勝券在握,穩妥可以上梅花樁。卻被一個矮壯的孩子撞出圈外,引得眾人驚呼。靖王瞇著眼點評:“那小子下盤不穩,光靠蠻力可不行。”
女孩們的比試更為靈巧。一個七八歲的長臉少女雖然很瘦,卻身形如燕,她利用自己靈巧敏捷連連躲過強壯對手,連續幾個側翻避開攻擊,反手一推,對手踉蹌退步,跌出界線。景春熙忍不住拍手:“這姑娘好身手!”
胥子澤低笑:“她練的就是輕身功夫,適合做探子或傳信。”
女孩子們還沒比賽完成,還沒最終上桃花樁,景春熙就已經跟胥子澤商量,在心里先定下了幾個。
每一組都經過兩輪淘汰后,僅剩四人,終于到了上梅花樁的環節。
梅花樁高矮不一,最高的離地三尺,最低的僅半尺,樁面僅容半只腳站立。少年們需在樁上對招,稍有不慎便會跌落。
一個有著一雙鷹眼的少年率先躍上樁陣,身形如猿猴般靈活,連續幾個騰挪,竟未踩空一次。他的對手則謹慎許多,每一步都穩扎穩打。兩人在樁上交手數招,鷹眼少年突然虛晃一招,引得對方重心偏移,隨即一記鞭腿掃出——對手踉蹌跌落,而他卻穩穩立在最高的一根樁上,贏得滿堂喝彩。
女孩們的比試更為精彩。前頭的長臉少女在樁上如履平地,甚至能在單腳站立時反擊。最終,她以一招“燕子回旋”將最后一個對手逼下樁子,自己則輕盈落地,抱拳一禮。
景春熙和胥子澤相視一笑,果然不出他們所料。
接近中午時分,比試結束。
景春熙最終選了十七名女孩和二十名男孩,個個都是身手敏捷、心性堅韌的好苗子。
靖王滿意地拍拍她的肩:“丫頭,這些人好好練,日后必成大器。”
景春熙鄭重點頭,望向這群朝氣蓬勃的少年少女,心中已開始盤算怎么想辦法利誘師父,讓他把這些人盡快訓練出來,為她所用。
對,就得用娘親來對付師父,不行再讓浦哥兒纏上他。若不把人訓練好,就不讓他回王府。
她知道,從今日起,她不再只是青山莊的小姐,而是真正開始培植屬于自己的力量。不能總是踩在長輩們的肩膀上,享受他們的成果。
幸虧上山后阿七就去廚房幫他們找了幾個饅頭,不然他們肯定撐不到下山的時候。
只是山上吃的是二合面的饅頭,這饅頭用的是白面和玉米面混合而成,口感略顯粗糙,而且沒有那么松軟。景春熙和胥子澤,還有景逸和七月并沒覺得太難吃。
景春熙和胥子澤流放路上可是吃過苦的,黑面饃饃他們不吃,但也啃兩口嘗過那滋味。景逸軍營雖有官職,但也跟士兵們同甘共苦也常吃這樣的粗糧。至于七月就更不用說了,乞丐都做過,還有什么苦是不能受的。
他們幾個人都細嚼慢咽,起碼沒有委屈自己的肚子。就是苦了弘郡王,這位從小錦衣玉食的郡王爺哪里吃過這樣的食物。
景春熙看到他皺著眉頭將饅頭送到嘴邊,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在嘴里嚼了半天也沒咽下去。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居然沒扔,而是趁著眾人不注意,偷偷將咬過的饅頭放回了自己的袖袋,臉上也沒有一點嫌棄的表情。那動作極輕,卻還是被眼尖的景春熙捕捉到了他臉上閃過的一絲窘迫。
景逸自然不敢委屈自己那位剛得來的便宜老爹,他眼珠一轉,沖景春熙眨了眨眼,又夸張地做了個咀嚼的動作,示意這饅頭實在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