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曲折的回廊,腳下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廊柱上的雕花與彩繪在燈光映照下,顯露出歲月的痕跡。回廊盡頭的水榭,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池塘中,仿佛一幅靜謐的水墨畫。園內的建筑布局錯落有致,借景與框景的手法巧妙地將遠處的山水、近處的花木融為一體,讓人在移步換景間感受到園林的深遠意境。
“據皇祖母說,她小時候,后花園原本不是這樣的,也沒那么大。”胥子澤輕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懷念,“皇祖父繼位,皇祖母后來又封了皇后,才找來江南最好的工匠,陸續建起來的,但也超過五十年了。”
“難怪會那么美。”景春熙感嘆道,眼中滿是贊嘆。
望著古色古香的建筑遠景,她心中不禁發出喟嘆:整座老宅不僅是世家榮耀的象征,更是歲月沉淀的藝術品。每一磚一瓦、每一柱一梁都承載著家族的興衰與時光的流轉。
“這些建筑,每一處都有它的故事。”胥子澤輕聲說道,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亭臺上,“就像那個亭子,是皇祖母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而建。皇祖母的母親,在她未成年就過世了,未能看到皇祖母的榮光。”
景春熙黯然,原來即使原本高高在上的人,也都會有痛苦或者不幸的過去,只是每個人經歷都不同罷了。
晚上風涼,在后花園里只走了一小圈,兩人就重新返回了前院。這時候的前院靜悄悄的,下人們收拾完已經不見人影,族人們還是沒有聚回來,只有大門上的兩盞大紅燈籠異常耀眼,還看見門口有人站在高高的梯子上,忙著貼對聯。
“我們去書房喝茶聊天。”胥子澤提議道。
書房的門虛掩著,里面很是亮堂。推門進去,正湊在一起說話的三個人,都紛紛抬起了頭。
蕭德元滿含笑意:“外面冷吧?就知道你們待不久。快坐下來喝杯茶,暖暖身子。”臉上滿是長輩的關懷。
剛剛落座,兩兄弟就分別給他們奉了茶。茶碗還冒著裊裊熱氣,滿屋都是茶的清香。
景春熙輕輕抿上一口,贊道:“茶鄉的東西果然不一樣,比在京城喝到的好多了。”蕭德光從爐火上提起小水壺,又重新灌了一次水,才說:“這是安溪的鐵觀音,而且是最好的品質。從前頭那個狗官屋里搜出來的,數量并不多。”
“京城也不是沒有,進貢上去的,也不是每個大臣都能喝到。就如嶺南的荔枝,到了皇宮也是不夠分的。”
兩人喝了兩三盞茶,身上漸漸有了暖意,話閘子也打開了。景春熙放下茶碗,輕聲問道:“蕭大人,您在衙門里也喝這種茶嗎?”
蕭德元苦澀地搖了搖頭:“好的我就留了一包,其他的都拿過來了。平時喝的都是些普通的茶,能解渴就行。這種好茶,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會拿出來招待客人。”
窗外的夜色愈發深沉,但屋內的溫暖卻驅散了寒冷,讓這個除夕夜充滿了溫馨與親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