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時辰后,前院的書房中燈火通明。
胥子澤和長隨清風、綠影,景春熙和阿七齊聚一堂。書房內的氣氛略顯凝重,幾人圍坐在一張古樸的木桌旁,桌上擺放著幾盞油燈,昏黃的燈光將眾人的影子投射在墻壁上,隨著微風的吹拂輕輕搖曳。
清風和阿七各自把兩邊看到的消息一一做了匯報。清風的聲音清朗而沉穩,他將自己所探聽到的消息一一陳述,而阿七則補充了他所了解到的情況。兩人匯報的內容雖然來源不同,但關于海灘上的狀況,兩邊消息基本一致。
清風和綠影經過仔細分析后得出結論:建安郡根本就沒受到倭人的入侵,反而是水師五萬的士兵消失了將近兩萬人。這部分士兵被調整進了山中,對擄來的百姓進行操練。
“太子果真在養私兵。”
原來雖有懷疑,但如今有了確鑿的證據,最終有了定論。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都不禁面露驚訝之色,紛紛看向胥子澤。胥子澤卻依舊一臉平靜,仿佛早已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事實已經擺在眼前,景春熙卻怎么也想不通。她皺著眉頭,困惑地說道:“他明明勝券在握,靜等繼位就是了,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太子不費吹灰之力,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就可以得到皇位,何必去冒這種險?造反,可是要殺頭的!他不可能不懂。
胥子澤看著景春熙,搖了搖頭,微微一笑,然后娓娓道來:“歷朝歷代,太子不能順利繼位的事例何其多……”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且……他等不及。”
胥子澤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又繼續說道:“當今陛下當年繼位就名不正不順,甚至可能是弒君奪位。他又疑心極重,造就了多少慘案,多少忠臣被殺戮,天天擔心有人會復仇,怕是夜里都睡不安寧。”
“所以,對太子,他也未必完全信任。”
“他也不過年長父王兩歲,正當壯年,如果不出意外,繼位也在二三十年后,太子未必等得及。”胥子澤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沉重的皇家宿命。
“二三十年,現在年幼的皇子也長大成人了,對皇位的威脅可不小。”他的話讓在場的眾人都陷入了沉思,這一番話,打開了他們的新視野,又由胥子澤說出來,個個茅塞頓開。
“而如果有足夠的實力,即使奪嫡不成,有山有河,還有可以自由進退的海島,退守建安、九江兩地,獨自稱王應是下策。”胥子澤的分析讓眾人不禁點頭,深感有理。
阿七聽了胥子澤的話,已經呆愣在椅子上。他回想起之前與陶少爺的種種接觸,現在,他總算是明白了陶少爺的身份。
猶豫了片刻,阿七站起身,退后兩步朝胥子澤跪了下去。許久,他才用顫抖的聲音說道:“阿七有眼不識泰山,敬請世子原諒。”
接著又說:“阿七族人也在被殺戮之列,我父親這一脈雖屬旁枝,也不能幸免。在下幸得景大將軍收留,才得以存世。”阿七抬起頭,臉上沒有一絲淚痕,但眼神中卻充滿了不屈不撓和堅定。他在表明自己的身份,也在表明自己的決心。
“起來吧!景家值得你追隨,你——保護好小姐。”胥子澤沒有多余的話,只是上前拍了拍阿七的肩膀,虛扶了一把。
又留下一句:“那位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
最后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直刺阿七的心房。他的眼里瞬間濕潤起來,但很快又輕抹了一下眼淚,眼神變得異常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