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陽氣起于足五趾之表,陰氣起于足五趾之里。
腳被稱為第二心臟,那是有相當的依據的。
多練練腳,有無數的好處。
五禽戲,就很注意腳法。”
“那是得好好練練。”我笑道,“不過我太懶了。
學五禽戲,我覺得有點兒麻煩。
升陽跳也不錯,我隨時隨地的,抽空就跳上幾分鐘。”
青牛師父指指我,笑道:“嘿,你倒是會挑。
升陽跳不僅能固精,還能養神呢!”
“怎么說?”
青牛師父解釋道:“腎經的,是涌泉穴。
心經的,是極泉穴。
極泉穴,在腋窩。
經常拍打腋窩,寬胸理氣,是最簡單的消氣操。
精藏于腎,神藏于心。
而極泉穴(腋窩),被稱為人體的‘強心穴’。
升陽跳,既通過彈跳,按壓了涌泉穴。
又通過舉手,打開了極泉穴。
果然是,最適合懶人的鍛煉方法。”
我嘿嘿的笑著。
之前只是感覺升陽跳簡單,又能明顯的感受到效果。
讓青牛師父這么一講,再懶也得跳一跳。
不過我又想到一個問題,便向青牛師父請教道:“年紀大的人,跳不起來的話,有沒有什么代替的辦法?”
青牛師父道:“養心和養腎,可以分開做。
養心的話,拍腋窩。
有兩種拍法。
一種是,用大臂振拍。(評論見圖)
一種是,一只手過頭頂拉對面的耳尖,另一只手拍。(評論見圖)
尤其是腋窩滿滿,沒有窩的,一定要拍開。
這里既對應著心,也對應著肝膽和乳腺。
養腎的話,平時,多勾勾腳趾頭。
松拉涌泉穴,就可以溫腎陽,固腎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