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已也是近視。
在上大學時,我們班只有兩個人不戴眼鏡。
當一件事情成為常態的時候,我們就會習以為常。
我以前,一直接受的是大眾的主流觀點:近視,就是看書累的。
而且,我發現,不愛讀書的頑皮孩子,確實近視的少。
所以,我從未對此觀點有過質疑。
但當青牛師父說到他的母親,點著油燈繡花的時候,我的觀點開始動搖了。
因為我也用過蠟燭。
在我上小學時,有時家里偶爾也會停電。
停電后,我寫作業就要點蠟燭。
火苗忽閃忽閃的,寫一會兒,還得去找把剪刀,“共剪西窗燭”。
寫不了太多一會兒,眼睛就會開始不舒服了。
更何況繡花兒,那么精細的活兒呢!
而且,為了多賺點兒錢,繡花兒的人,一般都會繡到大半夜,比我們寫作業的時間,可長多了。
為什么她們近視的反而少,我們這一代,卻這么普遍呢?
如果說,進入離9運,眼疾多,還可以理解,畢竟是天運所致。
但80后這一代,近視眼就開始越普遍了,這是因為什么呢?
我認真的在思考。
我們有什么共性呢?
78年開始改革開放,z國人民從此“富起來”了。
富起來之后,就是抓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開始普及。
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
父母那一代,雖然也念書,但是他們放學之后,還要打豬草,看弟弟妹妹等等,要幫家里干各種活兒。
我們是計劃生育的一代。
獨苗苗,小皇帝,除了學習,啥也不用干。
雖然說上學要看書,但是也有課間休息,再累也累不到哪兒去。
孔子當年讀《易經》,都讀到“韋編三絕”。
咱哪下過那種功夫啊!
何況他還負責,編輯整理了四書五經。
孔子一個負責寫書的人,眼睛都沒累壞。咱們讀的人,總不至于因為讀書,累“瞎”了。
很多事情,經不住推敲。
一推敲,就敲漏底兒了。
想了一大圈,雖然推翻了我原來的看法,但我還是沒想明白,大面積的近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虛心的向青牛師父請教。
他很謙虛的回答道:“這也就是我的一家之,咱就閑聊而已。你聽聽有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