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看去,就見一名身著四品文官服飾的中年人,在數名差役的簇擁下,正策馬而來。
“朱郎中,這位就是松江府知府朱慎。”
徐釗低聲對朱由檢介紹了一句后,就邁步迎了上去。
“徐大使。”
朱慎翻身下馬,拱手打了聲招呼。
隨后,他的目光就落在了朱由檢等人的身上。
他雖是宗室,但在天啟二年中了進士后,就一直在外為官,并未見過自己這位皇帝孫子。
在朱慎打量朱由檢的時候,朱由檢也在打量對方。
徐釗上前一步,躬身見禮道:“下官見過府尊。”
“這位是海關總衙監(jiān)察司郎中朱約,朱郎中。”
朱慎聽到徐釗的介紹,眉頭為不可查的微微一簇。
“下官見過府尊。”
五品的郎中,見到四品的知府,自當率先見禮,朱由檢暫時沒有表明身份的打算,自然不能失了禮數。
朱慎也笑著回了一禮,開口道:“原來是京城海關衙門來的上官,不知朱郎中此來所為何事?是否需要我松江府配合?”
朱由檢輕描淡寫道:“下官此來是奉海關總督差遣,巡視各地市舶司,和地方衙門并無太大關系,就不勞煩府尊了。”
朱慎輕輕點頭,也不再多。
海關衙門,朱慎早就從朝廷袛報,和大明報刊上了解過了,雖是正二品的衙門,但和地方府縣確實沒多大關系。
莫說是一個正五品的郎中,就是那位正二品的總督來了,也管不到自己頭上。
但這位監(jiān)察司郎中在,那之前和徐釗商量好的事,就不能拿到臺面上了。
想了想,朱慎決定暫時將這件事放下,反正販賣倭人的商賈多得很,這次就先不要插手了。
又和朱由檢、徐釗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閑話,朱慎就告辭離開了碼頭。
等其走后,朱由檢面色一肅,對徐釗問道:“徐大使,說說吧,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朱郎中,這……”
“要不咱們去核驗所去說?”
徐釗一指不遠處一處建筑,對朱由檢邀請道。
一行人進入核驗所,徐釗引著朱由檢等人來到一處寬敞的公廨。
朱由檢坐到首位,阻止了想要命人斟茶的徐釗,直接了當道:“說吧,徐大使。”
“本官身為海關衙門監(jiān)察司郎中,本就有監(jiān)察各地市舶司之責,這次更是奉制臺之命巡視各地,希望徐大使莫要隱瞞。”
徐釗深吸一口氣,不答反問道:“上官,這倭人入關,算是貨物還是人口?”
“如果算是人口遷移,那這件事就是當地府衙的事,和市舶司無關。”
“但實際上呢?這些商船運送倭人來我大明,卻是極大的擠占了市舶司的人力、物力,如果都算是地方府衙的事,那就需要地方府衙出人出力,參與到市舶司的事務中,但這卻是朝廷嚴厲禁止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