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梟是李肇安插在宮中的眼線,輕易不會現身。
這個微妙的節骨眼上,李肇召見夜梟,把關涯驚得不輕。
他當即抱拳:“屬下明白。”
半夜里,悄然下起了一場小雨。
雨滴輕柔地落在芭蕉葉上,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天地間帶著一層朦朧的水汽。
宮燈在風雨中搖曳,光暈飄忽不定,顯得越發黯淡。
東宮后角的一側圍墻下,一個黑影悄然出現。停頓片刻,仿若一只潛伏的黑豹,一個起躍便矯健地翻過墻頭。
巡夜的守衛,早已被關涯支開。
角門被輕輕拉開,旋即又悄然合上,無聲無息,仿佛什么都未曾發生過一般。
夜已深沉,李肇仍未歇下,獨自在書房寫字。
太子近來癡迷于練字,興致頗高,來福第三次進來為他添水的時候,房門被輕輕叩響。
李肇聞聲抬頭,燈芯在此時微微爆響了一下。
他淡聲道:“出去吧。”
這個時候,殿下身邊是絕不允許有人停留的。
來福恭敬地應了一聲,躬身低頭,緩緩退了出去。
簾子輕輕晃動,一個人影仿若鬼魅般,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
來人正是夜梟,他身著黑色夜行衣,面上蒙著一塊黑布,只露出一雙銳利的眼睛,如鬼魅一般悄無聲息。
“卑職見過殿下!”
李肇將手上狼毫擱在筆架上,緩慢擦手。
“端王可是奉陛下之命,去的云麓山?”
“是。”夜梟答道。
“每年三月中旬,桃花盛放的時節,陛下總會派人去云麓山拜祭。”
云麓山巒很高,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也是朝廷對舊陵沼“禁地”的分界線。
當年,前朝皇帝傾盡國力,窮盡十年光陰,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修建的那座承載著帝國威嚴與榮耀的往生安寢之所,就在云麓山北面。
只可惜,世事無常,天下大勢說變就變。
手握重兵的異姓王李霍謀逆,不惜將親如兄弟的鎮國大將軍蕭崇和麾下士兵二十余萬,騙入剛剛完工不久的皇帝陵,殘忍地將他們全體活埋。
一時間,戰火紛飛,山河破碎不堪。
鎮國大將軍蕭崇死得不明不白,麾下精銳也隨之覆沒。
戰事持續不到短短一年,前朝的軍事力量便如大廈傾頹,迅速土崩瓦解。
朝堂之上人心渙散,國祚也隨之終結。
數十年的時光匆匆流逝,前朝皇帝那座未得入住的帝陵,如今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和荒草野鴉,在風雨中默默訴說著帝國往事。
厚重的石門之下,是否真的埋葬著二十萬冤魂,無人知曉。
但從那廢墟之上新建起來的房舍,雜亂無章,宛如貧民陋巷一般。
魚龍混雜,三教九流之人匯聚于此,藏污納垢,黑市交易橫行。
但凡進去過的人出來后,無不心有余悸,說那里的天空,有著終年不散的冤氣,定是枉死者的魂魄,無法安息……
當地人對云麓山都心懷忌憚,不太敢靠近,都說那里冤氣太重。
前往舊陵沼的,要么是一些膽大妄為之徒,企圖在那里發一筆橫財。
要么是那些有金錢開道的貴人,懷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氏朝廷對舊陵沼的態度,始終曖昧不明。
自太祖皇帝起,便嚴令李氏皇族宗親后人,以及朝中官員,一律不得踏入舊陵沼半步。
但奇怪的是,每年三月中旬,皇帝都會派人到云麓山進行祭拜。
也不知,祭拜是為那個誤信兄弟、慘遭毒計的鎮國大將軍蕭崇,還是那二十萬無辜枉死的士兵。
往年,崇昭帝都是派遣他的恩師尤老令公,操辦祭事。
然而今年正月里,尤知睦在邛樓出事,從此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朝廷至今沒有給個明確的說法。
尤老令公痛失孫子,一病不起,沒法子再為皇帝辦差,這才臨時指了端王……
由此也足以看出,李桓在崇昭帝心中的地位。
自李肇有記憶以來,舊陵沼就是皇家禁忌。
平日里,是提都不能在皇帝面前提的……
他六歲那年,只因一時好奇,不經意間詢問了一句“也不知舊陵沼到底有何秘密”,就被皇帝下令關了半個月的禁室,責令他靜思己過,并且嚴令他永世不許再提……
從那以后,只要提到舊陵沼,李肇的腦海,就會浮現一團謎一樣的黑霧。
李肇問:“平樂那事,陛下不追究?”
夜梟道:“依屬下看,陛下不僅會追究,而且還會從重查辦。”
李肇輕輕“哦”一聲,眼睛微微瞇起。
夜梟接著又道:“只是看追究到哪個程度,到公主身上,只怕萬難。”
也就是說,涉及此案的其他人,肯定會被重重查辦,但禍不及公主。
對平樂,崇昭帝總是手下留情。
次日一大早,李肇先去乾元殿磕謝了皇帝的恩典,又向謝皇后問了安,這才回宮吩咐下去。
“備車,孤出宮一趟。”
且說薛家這邊,薛綏調養了這些日子,身子骨已經完全好了。
這一日,她去壽安院同老太太請安,便說要去普濟寺里燒香,替大夫人齋戒三日,祛病消災,同時為薛家祈福。
崔老太太心里覺得傅氏是裝病,只怕這會兒正躲在清闌院里罵她們娘倆呢,說不定連自己這個老太婆也被罵進去了……
但見孫女這般有孝心,她也不好多說什么,只握住薛綏的手,一臉欣慰。
“六丫頭,你可真是個好孩子,有這純善仁孝之心,當真對得起陛下御賜的那四個字。”
薛綏微微一笑。
“近來府里出了這么多事,舒先生也說我應當去寺里齋戒三日,以盡孝道……”
天樞的湯劑和針灸,舒緩了老太太多年來的頭疾,她對天樞的話已然奉如神明。
“好好好,去去也好,聽舒先生的話……”
說到這里,她朝錦書使個眼色,示意她將屋里的丫頭帶出去,然后對薛綏道:
“聽人說,平樂公主至今病體未愈,何不舉薦舒先生入宮,那也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