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后他們步入平湖秋月。這里位于孤山腳下、西子湖畔,殘荷臥波,芳草萋岸,亭臺犄角,回廊曲徑,蒼松翠柏參天,楊柳梧桐蔭日。他們在茶莊里觀景品茶,作詩填詞,其樂融融。
不覺紅日西下,寶釵再呷了口茶,說:天色不早了,咱們可以回去了。
在回客棧的路上,金玉說:周兄住在何處
小弟借住在表姑母家里。周進說。
明天你可有事寶釵問。
并無啥事。周進答。
我們初來杭州,能否邀請先生明天再來陪我們同游寶釵道。
謝謝!謝謝!一定來,一定來。周進愉快地接受。
一為定。寶釵笑著與雪雁、金玉交換了眼色后,說,明天早飯后請來西湖客棧,我們在客棧門前等候。
第二天一早周進已等門前。寶釵為了讓雪雁與周秀才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增進了解,也使自己更加盡興,提議說:從今天起,我們分頭游賞好嗎周先生與雁妹子一起,因雪雁人地生疏,需要有人陪同,我就把雁妹子交給周先生了,你倆須在每天晚飯前回到客棧,一起用餐。隨后他們雙雙分頭覽勝。
先說寶釵、金玉。兩人先后到了蘇堤、虎跑、六和塔、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黃龍洞、靈隱寺、玉泉、岳墳等景點,只剩下湖心亭未去。他倆在主要景區都寫有詩稿,留作紀念。
在蘇堤,金玉寫了《蘇堤有感》:
十里蘇堤六吊橋,間株楊柳隔栽桃。
波亭露霧悠悠灑,湖畔笙歌伴玉簫。
寶釵作了《六橋煙霞》:
西風落葉滿堤邊,喜鵲黃鸝叫樹巔。
碧水藍天冬共色,六橋倒影晚霞煙。
在六和塔,寶釵先作一首,題為《六和塔上望錢江》:
巍峨寶塔屹江邊,眺望江南萬畝田。
霜染紅楓飄落葉,風帆巨浪送千船。
金玉隨作一首,題是《寶塔崢嶸》:
八方九角拄蒼穹,雄偉崢嶸氣若虹。
俯瞰錢江潮滾滾,遙望浙地郁蔥蔥。
他倆看到六和塔壁上的無對之聯: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金玉說:相傳,從前杭州有位科場失意多年的舉子,這一年又名落孫山而歸,特地到此,登高凝望,悲觀中在這里書下此句,古往今來很多人做過對句,但都不甚工整,所以一直沒有成聯。
寶釵略作思索隨口而對:
聽心曲曲聽心心心皆曲聽曲心
金玉評論說:能對出就不錯了,就詞義看,他‘望’一義,‘天’二義,‘空’多義;你‘聽’一義,‘心’兩義,‘曲’三義;他空有兩讀,你曲有二聲。不過這‘心’如換作‘仄’聲,此聯成矣!
這有什么不成的,你瞧我的詞義對得工整不工整,特別是這個平聲的‘曲’字。不是嗎,有些人甜蜜語,口是心非,笑里藏刀,雖然是贊歌頌歌,阿諛奉承,你可要好好思量,說不定會惹來麻煩、是非和不幸,對嗎寶釵若有所指地說。
有道理,有道理!不過我是表里合一、口心不二的。金玉知道她借題發揮,連忙表白。接著他抖了抖衣袖,也對道:
生世難難生世世世真難生難世
寶釵拍手說:妙妙妙!此聯對得很是工整,他出句蒼涼,你對得悲涼。
再說雪雁和周進,都是大男大女,一見如故,置身于勝景古跡的兩人世界,格外地珍惜和留戀。周進地熟情知,做向導很稱職,帶著雪雁不覺轉遍了各個好去處,也留下湖心亭放最后。
早飯后,寶釵說:我們離開蘇州二十多天了,準備明天回去。今天一起劃船到湖心亭,走近看看三潭印月,好嗎!隨后他們就在涌進門租了二條自駕小船。寶釵和金玉,雪雁與周進兩兩一條。他們同是男扶女下船,男教女把漿,男在前猛劃,女在后膽怯惺惺地亂劃。小船迎著碧浪輕漾的湖面,優哉游哉地向湖心亭漂去。此情此景,他們真似來到了人間天堂,天水相映,天人合一。寶釵吟詩一首:
西湖景色水中天,夫婦覽游共上船。
浪拍輕舟衣濺濕,劃搖槳櫓返童年。
到了湖心亭后,他們抹干水汗,就在靠近三潭印月旁邊的回廊中坐下休憩。這個位置能夠看到西湖全貌。金玉便詠了首五古風:
四人廊內歇,三潭湖中突。日照塔雷峰,夜來同印月。
寶釵幾人都齊聲稱好。周進說:這首五古風很是不錯,四人對三潭,日對夜,好一個‘同印月’。
中午,他們在湖心亭填飽了肚子,回到了涌進門。大家上岸后,仍余興未消,寶釵遂作《沁園春》一首:
錦繡錢塘,美麗西湖,譽滿九州。看蘇堤分水,清奇雋秀,聞鶯翠浪,琴瑟悠悠。亭畔湖心,三潭印月,夕照雷峰塔下愁。觀花港,鯉魚紅如火,擺尾歡游。平湖秋月雅幽。品糖醋鮮魚西子樓。望孤山蒼翠,蓬萊奇景,葛洪居舍,梅鶴仙留。曲院風荷,晚霞輝映,見斷橋堤外舫舟。笙歌起,綠女紅男舞,盡醉方休。
正當金玉、周進他們聚精會神地看寶釵填詞時,旁邊圍觀上了一些人。不料兩個竊賊一個擋住眾人視線,一個趁機悄悄地將寶釵袖里的那只綠布包偷了去。被站在人群中的一位年輕女子看見,忙阻止道:使不得!請歸還于她!
這竊賊說:關你屁事,你給我滾遠點。
金玉等轉睛一看,見另一竊賊從腰間拔出一尺余長的利器,直向這姑娘刺去。此時大家多為她驚出聲來,可是她身不躲閃,眼不后觀,只一側身,避過短劍,右手借勢劃去,一把揪住了竊賊胳膊,再回身兩手輕輕一吊,把他拋出丈余,撲通一聲,扔到了西湖水中。
岸上那賊見勢不妙,提著布包拔腿就跑。這姑娘縱身一躍,騰云駕霧似的,早已飛到了他前面,手到擒來,命他親手把布包奉還、向太太賠禮道歉。
眾人的目光聚焦到這位姑娘身上,只見她頭戴紫布道姑帽,身著紫色緊身衫,下穿紫色燈籠褲,腳穿紫白鑲嵌的道姑鞋,身佩三尺龍泉劍,腰系四尺紫綢帶,一身武俠女子打扮。她圓圓的蛋臉,白里透紅,一雙烏亮清凈的大眼睛,折射出女中豪杰的氣質,微笑淺露白細牙,舉步尤挺豐盈胸,模樣兒十分標致,既有山中玫瑰的秀美,又有嶺上紅楓的豪邁。
寶釵看后,親熱地招呼她走到自己身旁,說:謝謝!謝謝!非常感謝姑娘仗義相助!姑娘武藝高強,豪俠氣節,懲惡揚善,可敬可佩!不知何以報答
小事一樁,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姑娘謙然。
姑娘何方人氏聽口音好像是湖南來的。寶釵道。
太太說對了,我正是湖南來的。太太您去過湖南姑娘說。
沒有去過,從來沒有。寶釵搖搖頭。
那么您怎能聽出我是湖南口音姑娘惑然。
我有位親戚是湖南人,她的口音與你差不多,所以聽出你是湖南來的。寶釵解釋。
你說的是史姑娘我看這位小姐與史姑娘倒很像。雪雁說。
我沒有聽懂這位大姐的意思,我就是史姑娘呀!姑娘說。
你也姓史!不會是史家鎮來的吧聽湘云說,姓史的就數史家鎮最多。寶釵說。
沒錯,我就是史家鎮人。剛才你們講的史姑娘,莫非就是我的母親姑娘道。
難道你是史湘云的女兒看模樣兒很是相像!寶釵說。
正是家母呀!她住在賈府姑婆家很長時間。姑娘說。
你是湘云的女兒!寶釵驚訝地拉著她的手,說,湘妹她故世十八年了,根本未聽說過有女兒。你說的是真的嗎
我是她的親女兒,是真的。姑娘點點頭。
你一人到此寶釵不無動容。
是的,我一個人從湖南而來。姑娘應。
你是來看杭州、游西湖的寶釵說。
不不不,是尋親來的,路過此地。姑娘道。
你在這里有親戚寶釵問。
不知道,聽說在江東、蘇杭一帶。姑娘說。
你的什么親戚在蘇杭寶釵又問。
就是找京城來的薛舅母她們。姑娘說。
哪個薛舅母她叫什么名字寶釵急問。
聽我師父說,她叫薛寶釵舅母,還有李紈太太,賈蘭表哥他們。姑娘說。
我就是京城榮國府來的,我就是薛寶釵。
真的嗎竟有這樣的巧遇!姑娘張著嘴巴。
是真的,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喲!寶釵驚喜非常。
舅母在上,甥女兒這廂有禮了。說著,她向寶釵行了個鞠躬禮,且自我介紹:我名叫史英。
真是史姑娘的女兒,與母親很像,連說話的聲音也一樣。雪雁說著上來拉住史英的手,連聲道,難得難得,難得史姑娘有這么個好女兒,難得在杭州相遇。
此時寶釵激動得熱淚盈眶,說:今日巧遇,喜從天降,別的不說了,走!我們到客棧去。
那夜史英與雪雁共鋪。第二天一早,寶釵一行四人與周進告別,離開杭州,踏上去蘇州的歸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