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瘦西湖偶然遇皇上
望春樓不意逢刺客
瘦西湖是揚州著名景區,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景色十分迷人,尤其是揚州瓊花,聞名于世,有世界瓊花獨揚州,要看瓊花瘦西湖之說。昔日隋煬帝不惜萬金,全副鑾駕看瓊花。當今皇上幾次三番來揚州,御筆親批筑造蓮花橋。五亭橋美天下奇,十六個明月落水底,由此引來游客如云,車水馬龍似梭,誰人不游瘦西湖,可惜一生枉虛度。
寶釵、李氏三姐妹和黃嵐等一行,興致勃勃地來到瘦西湖。她們從北而入,直達二十四橋,沿途走來,步移景換:亭臺樓閣氣勢雄偉,湖中荷間碧波漣漪,芙蓉彩菊競相綻放,名人墨客作畫題聯。她們陶醉在眼前的勝景人文里,但不見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寶釵隨口吟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的詩句。黃嵐緊接著和上一首:
瘦湖碧水水迢迢,十月芙蓉笑桂凋。
二十四橋看杜句,望春樓里聽吹簫。
黃嵐剛吟完,忽聽對岸望春樓中簫聲即停,卻傳來朗朗的詩歌詠誦聲。眾人靜聽:
望春樓里品香茶,白塔南山觀彩霞,
二十四橋看月色,蓮花亭上彈琵琶。
大家一聽,認出是金農老先生的聲音,不而喻,便知八怪他們都在這里了。她們不走大橋,卻租來客渡畫舫,一起向望春樓渡去。寶釵也發起詩興,和杜牧《遣懷》詩一首:
水秀魚肥舫緩行,輕舟飛葉落湖輕,
揚州美女腰纖細,玉雪瓊花舉世名。
她們走進一看,見八怪正在品茶。八怪見寶釵她們到來,就起身讓坐,叫茶房獻茶。彼此相見,未免客氣一番。寶釵說:昨日暫別,今朝再會,天天相見,緣分匪淺!
的確有緣,我們本來想到瓜洲去的,不知怎的,又走到這里來了,也許是鬼使神差吧。板橋說。
非常高興在此見到八老先生。我們也一樣,本來想回蘇州的,她們也拉著我來,不料又遇著了。黃嵐說。
這足見我們有緣分,非常高興又與你們在此相遇。黃慎說。
想必諸位是經常來的!‘望春樓’三字的匾額,是鄭老先生最近題的吧李紈說。
我們幾乎天天都來的,可說是???也可以說是主人了。今天諸位光臨,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給你們做向導。板橋說。
多謝!不敢勞駕,她們不少已經游覽過多次了,我們隨便走走。李紈說。
年老了,只好失陪,請原諒。等會兒再回來歇息,我們在這里等候好了。金壽門道。
謝謝!請見諒,我們先去轉轉,失陪了!寶釵說。
她們告別八怪,走出望春樓,向蓮花橋那邊游去。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評評,見景作詩,笑聲相隨。走到四橋煙雨時,薛芬即景生情,作《漁家傲》一首,題為《四橋小作》:
流水小橋灣曲處。藤花石上亭中侶。漿淌濺身煙細雨。風動楚,柳條間隔紅衣女。琴瑟啼鶯同發抒。何成日涉原成趣。秋色波濤鸚鵲語。過橋墅,小樓歇息柔情敘。
穿過煙雨小橋西,便是景色怡人的桃花塢。她們在此駐足小息。正當初冬時節,柳葉凋謝,但環境優美、格調高雅。于是梅菲作《鷓鴣天》一首:
岸堤紅桃間柳楊。塢中野藕角菱長。鴛鴦比翼同嬉水,紅女藍男共舉觴。看石刻,見樓堂。丹青墨寶托輝煌。四橋煙雨相濛對,雅小金山隔望江。
她們走到蓮花橋,步上五亭,立刻為眼前宏偉雄渾的建筑和清波捧翠的環境所稱嘆,站在亭中俯瞰全景,不免又吟起詩來。先是文茵吟一首:
蓮花御造在當朝,雄偉恢弘上九霄。
五閣回廊如月殿,飛檐二十似神雕。
秋華聽文茵作后,也吟了一首:
橋樓閣上曲回廊,橋下波瀾畫舫航。
北岸異花琦草綠,南山白塔映輝煌。
周芳見她們吟詩,亦來了詩興,吟詠道:
橋上蓮花角翼飛,匠師底下有玄機。
夜深皓月東方上,十六嫦娥共映輝。
哈哈!好,好一個‘十六嫦娥共映輝’。有個老人笑容可掬地說。
眾人視之,見他氣宇不凡,風范不俗,年紀不少,精神不減。周芳忙說:小女子獻丑了,請老先生指教!
你們幾位很是不錯,雖不說詩品高雅,好在通俗易懂、真切清新。我不喜歡過于咬文嚼字、過多形容隱喻,更不喜歡讓人聽不懂的奧句僻詞。老頭我也來湊個熱鬧,作一首七古風。
他話音剛落,見旁邊有人七手八腳地拿出筆墨紙硯,同時鋪開畫桌,研墨遞筆。
寶釵她們看出他一定來頭不小,人人靜觀其書。見他也寫詩:
七旬四次下揚州,三十年前此地游。
建造蓮花橋一座,天工巧奪五亭樓。
寶釵眼明心亮,見此詩,觀其字,心中已經明白八九了。她看其詩尚未寫完,有意留著讓人和補,就道:老先生請了,請恕我冒昧打擾,今借用您的紙筆,民婦想作一首
可以可以!老人高興地遞給鑲金嵌玉套蠟的狼毫筆。
寶釵接過筆,掂了掂,看了看后,想:旁人哪有如此鑲金嵌玉套蠟的筆呢,再從其字也可以看出,這老人就是當今皇上了,于是說:謝謝!非常感謝借我御筆。說后她寫一首:
朝霞旭日照神州,幸遇君皇此地游。
御造蓮花橋壯麗,皇恩浩蕩滿亭樓。
老人看了忙說:夫人差矣!哪來的皇上第二句應改為‘幸遇夫人到此游’。
老先生差矣!老身平民女子,哪來的夫人況且蓮花橋是當今皇上賜予的,見橋如見皇上,所以說‘幸遇君皇’了。寶釵說。
說得好,說得有理。我以為你說這里有皇上親臨。老人說。
寶釵一聽,就更加明白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于是說:多么想見一見當今皇上,多想目睹龍顏,可是沒有這個福氣。但愿就在我的眼前!
看你們不是普通民女,定是名門望族或達官人家。老頭道。
何以見得寶釵問。
你們人人天生麗質,如同玉女天仙,就說皇宮佳麗三千,也不過如此。況且眾位文才橫溢,是常人所不及。因而說定是夫人、小姐了。
寶釵聽后,進而猜定他是誰了,接著有意試探道:謝謝夸獎!我們能與皇宮佳麗媲美嗎
能能能!有過之無不及。老頭說。
您說的是真的嗎總不是嘲諷吧!寶釵說。
真的真的,真的是宮女不及你們。哪里是嘲諷。老頭說。
寶釵斷定,這位老人便是當今皇上,就俯伏下跪。其他的人看她跪下,也莫名其妙地跟著下跪,說:怎么啦!這位是誰難道是……
難道是皇上黃嵐問。
寶釵叩首呼道:皇上洪福齊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老人說了句平身,大家明白老人就是皇上了。猶演兵場喊臥倒一樣,霎時眾人一齊下跪伏地叩首,口呼萬歲!
皇上再次說了句平身后,問:你們是哪里人氏聽口音好像是京城人氏
皇上龍眼精睛,民婦正是京城人氏。寶釵回答。
是特地到此游覽,還是訪親路過皇上問。
回皇上的話,我們都是親戚,有來做客的,有暫居蘇州、揚州的,有已經定居這里了的,今天是特來游覽的。寶釵叩首道。
噢!家在京城何處皇上親切地問。
托皇上的福,過去曾經是名門望族。我們是京城賈府、榮國府里的。寶釵說。
榮國府,是賢德妃家的榮國府嗎皇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