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盒子,只是個普通木盒,估摸有巴掌大小。
里面的東西,在大部分古玩愛好者眼里,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只是一枚銀元,綽號“袁大頭”。
在大部分人眼中,這東西,當做收藏還好,拿來當寶貝,就沒這個必要了。
再怎么值錢,也就幾千上萬元。
事實上,這是個誤區。
袁大頭,源于近代,看似和“古董”沒沾太大的邊。
可一個物件,只要和歷史重大事件掛鉤,其本身的意義,就不同尋常。
袁大頭就是如此。
普通袁大頭,自然只值千八百塊,就是個收藏價。
可一些特殊的袁大頭,其價格卻十分高昂。
價格最高的那一款,甚至能賣到數百萬!
眼前這一枚,自然不是這一款,但也不差。
要是我沒看錯的話,這是民國三年袁大頭七分臉簽字版。
民國三年的袁大頭,版本極多。比較值錢的,就包括七分臉簽字版,甘肅加字版,鷹洋邊,“o”版三角圓竹節版等等。
這其中,七分臉簽字版乃是天津鑄幣廠根據“國幣條例”最初的試鑄版別,因為袁世凱認為銀幣上的人臉肖像不夠理想,因此未能批準發行,自然也就沒能流通于世。
因為沒能發行,存世量就少,其本身就變得稀有。
又因為上面有意大利雕刻師魯爾治喬治的簽名,就顯得更加珍貴。
眼前這枚,版型規整,人像清晰,邊框紋理幾乎沒有磨損跡象,保存得十分完好,品相十分不錯,以我的估算,至少能值六十萬。
這個價格,已經不錯。
以宋老板的缺錢程度,他不該遺漏才對。也不知道是不是時間太緊,他來不及仔細收拾。
我拿著銀幣,走到關總跟前,說:“關總,找到了件開門的,雖然比起你的損失,只不過九牛一毛,但總歸挽回了點損失。”
聽到這話,關總眼睛一亮,興沖沖的起身。
這一瞬間,我的余光卻瞥見馮老頭的臉色變了一下。
那種神情,仿佛是……心痛?
就很奇怪。
按理來說,他作為關總帶來的鑒定師,應該和關總站在同一陣線。
關總損失得越小,他該越高興才對。
怎么還心疼起來了?
搞得他和宋老板是一伙兒的一樣。
我感覺,我好像抓到了什么關鍵,只是沒法串聯成線。
正當我打算仔細琢磨一下時,卻被關總的聲音打斷。
他小心翼翼的伸手,接過這枚袁大頭,期待的問:“呢枚銀錢可以賣幾多錢啊?”
我回答說:“按照我的估值,大概六十萬左右。”
周圍的工作人員聽到這話,紛紛看向這邊,眼神詫異,似乎沒想到,這么小小一枚銀幣,竟然這么值錢。
關總的神情卻重新頹靡下去,索然無味的說:“冇幾值錢啫,我仲以為可以有幾百萬添。”
他是大老板,自然瞧不上這點價。
其他人卻不同。
宋老板那邊,至今渺無音訊,鬼知道能不能抓回來,什么時候能抓回來。
現在這些抵押物,能多值一塊是一塊。
蕭梁趕緊喊了人來,小心翼翼的將銀幣封存好,臉色肉眼可見的舒緩許多。
我見狀,繼續鑒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