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47
這么大的孩子最是沒良心的,爹媽算不在家一整天,人家三個有吃有喝的,也不鬧騰。..所以老爺子特別高興,“你們吃了晚飯再回來也沒事。晚要是照顧不過來,都放在我屋里。人了年紀(jì),覺少了。能帶的過來。”
竟是十分期盼將孩子放在正屋。
這絕對不行!本來爺爺奶奶更容易溺愛孩子,這種手把手帶出來的孩子更是了。怎么看都會覺得是好的。
四爺笑道:“您這身體養(yǎng)好以后,等孩子斷奶了,放到您這給看著。”心道,等孩子斷奶了,您也出山了,忙不過來了。剛好。
印長天本來還想說,老子身體好著呢。但孩子沒斷奶,還真是不成。
冬天里,給孩子洗了尿布,都是晾在暖氣片的。算洗的再怎么干凈,味道總還是有一些的。
這屋里要是來了客人,可真是有些不雅了。
林雨桐這么說。結(jié)果印長天還沒說話,印昆道:“誰家要是有這么三個大寶貝疙瘩,怎么稀罕都不為過。孩子的尿味怎么了?驅(qū)百病。”
這沒辦法了。
這十年,人不光是對物質(zhì)有了強烈的需求,對缺失的那部分情感也需要及時的填補。
如同如今的印長天,他迫不及待把子女安排回來,哪怕是每天的供給有限,但也不想叫孩子離開眼前。
如同印薇和印昆,在失去了親人聯(lián)系的很多年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家人沒有忘卻他,他在這世不是孤單的。還是有依靠的。那種情感的缺失,瞬間被填滿。
如同林家的人,叫林雨桐接班毫無爭議。在他們看來,對下鄉(xiāng)的子女是有虧欠的。
過了兩天,雪停了。屋頂,院子里一層的積雪。幾個男人都在清理院子,突如其來的,門被敲響了。
進(jìn)來的是一個穿著一身藍(lán),帶著紅領(lǐng)章的年人。很和善。
一看制服知道,這是派出所的。
是來通知一聲,戶口辦好了。戶口本也送來了。叫家里人趕緊去辦了糧油關(guān)系。
說完事,連口水也不喝,起身走了。他手里提著個黑色的公包,大門外停著自行車。
要是以為人家是因為老爺子前來巴結(jié)的,那可是真的錯了。
那時候的民警確實是這個樣子的。不管對誰家,都一樣。
還有那時候的郵遞員,是騎著自行車將信送到家門口。快遞還省勁,快遞還要去小區(qū)門口的。小區(qū)特別大的地方,覺得還是不怎么方便。
但不管怎么說,這辦理的速度預(yù)想的快。
郭永紅搓著手,“你們?nèi)プゾo辦糧油關(guān)系,院子這點活,有俺行。”
印薇在廚房跟林雨桐道:“我現(xiàn)在這心里才算是踏實了。”
等四爺回來,林雨桐才知道,原來這個時候也是有牛奶供應(yīng)的,鮮牛奶。
這個時候的牛奶,不用擔(dān)心三聚氰胺。一定是最純粹的牛奶。δ.Ъiqiku.nēt
“給孩子和爸爸,還有大姐,都訂。”林雨桐趕緊道。
牛奶兩毛六一斤。一個孩子一天一斤,奶粉可以停了。畢竟這年頭奶粉難尋,老是沒完沒了的往出拿,也挺扎眼的。孩子帶兩個大人,一天五斤需要一塊三。一個月三十天,需要三十九塊錢。
兩人咋舌,很多人的一月工資都沒這么多。
“成。我一會去。”四爺應(yīng)了一聲。
吃了早飯,印薇拉著林雨桐,“咱們趕緊把這個月的供應(yīng)買了去。”
也對!
長長的隊伍排著,在大冷天里一站是一個多小時。這還是出來的較早的。再加今兒不是周末,大家都在班,來的人相對少,有老人,這是退休了沒事干的。有半大的孩子,不了學(xué),進(jìn)不了工廠,所以出來采購。m.biqikμ.nět
等到了跟前,菜剩下的不多了。
這次的營業(yè)員是個大娘,帶著厚厚的手套。探頭看了林雨桐跟印薇一眼,“人家早早的買了冬儲的大白菜。看來你家還沒買。你們兩個姑娘家可不行。帶兩個男人來。”
印薇趕緊謝了人家,叫林雨桐在這等著,她喊人去。
等郭永紅和印昆都來了,林雨桐探頭一看,才知道一家需要的冬儲菜有多少。今年可算是豐盛了,二三百棵白菜。堆的跟山一樣。又買了蘿卜,土豆,芥菜疙瘩。這時候的粉條粉絲都不貴,多是紅薯粉,林雨桐也買了不少。
白菜蘿卜才五厘一斤。土豆貴些,三分一斤。
連著豆腐,還有肉,都買了。這天,也放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