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光陰7
軍營家屬區,什么都好,但是一樣不好,誰也甭想睡懶覺。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早起來那起床號一響,叫人還怎么睡啊?
夜里一場大雪,其實貓在被窩是最舒服的。
林雨桐翻了個身,老太太笑瞇瞇在邊問:“醒了?”
許是知道這里安全,所以一晚真的睡的特別踏實。她又翻身平躺,嗯了一聲,又伸了一個懶腰:“炕暖和,屋里燒的也暖和。”不是很想起!
如今住的房子可家里那四處都漏風的房子好多了。
這房子原本是個鋪面。前面是鋪子,后面是院子。磚瓦的房子,不過是空置了有兩年稍微顯得破敗了一些,其實人家這房子真是好房子,是當年一漢奸給小老婆置辦的產業。后來抗戰勝利了,g民黨也清查了一部分漢奸家產。這院子,是這么來的。
前面的鋪子足有三間大的門臉,院子里還掛著兩角房。
后面是三間大堂屋,兩邊的抱廈。自家這幾口人住,其實一人一間也是夠住的。
不過因為天氣冷,要省著炭火,收拾了兩間屋子。跟在老家一樣,男一間女一間。
收拾屋子的時候人多,常秋云這么說的。
估計也是想避嫌的,林百川進進出出的,至少得看看老娘吧。你說著一人一屋,傳出去還不定傳出啥話呢。又是婆婆又是閨女的一起住,那算是兩口子,能咋的?瓜田李下的,省的傳出不好聽的話來。
因此廂房的門那么一直鎖著。
人住下了,心安穩了。在被窩里賴了兩分鐘,外面有掃雪的聲音了。是四爺和大原大垚起來了。林雨桐穿衣服,隔著窗戶問四爺:“今兒去那軋鋼廠嗎?”
有這門路,還是早一步打算的話。
他跟大原和大垚還不一樣,啥事都依靠岳家的男人,講話不硬氣啊。四爺是那種要人安排的人嗎?
這推薦信雖然是看了林百川的面子了,但到底是送到四爺的手了。
給自家送人情必然是人家用的到咱的時候會開口,想的也不過是叫自己和四爺這邊在林百川面前說句話。
但這話說回來了,此一時彼一時,到時候需要不需要開口的,咱另說。筆趣庫
四爺說:“去啊!吃了飯走。”
“我跟你去。”棉襖棉褲都被早起的老太太貼著炕捂著,伸進去的時候還暖意融融呢。
常秋云說:“叫你哥跟著去行了,你一個丫崽子,老跟著跑什么啊?”
“我去熟悉熟悉省城。”林雨桐一邊扣衣服,一邊說常秋云,“等趕明啊,我還得帶你去轉轉。這將來您說您要在服務社工作。服務社是干啥的?不是弄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牙膏肥皂毛巾啥的,叫大伙兒買的時候方便的。您說您在家里呆著,哪里進貨你都弄不明白,哪里的貨便宜你都踅摸不到,還能服務誰呢?自家都服務不好。”
聽起來還真是這個道理。
洗漱完了,飯剛桌,林百川來了。他是跟著部隊晨練完直接過來的。
不過手里拎著個兜,兜里兩鋁制的飯盒子。進了門,大垚嬉皮笑臉的湊過去:“爹來了。”說著,還用掃帚捅了一下正在掃雪的大原提醒他。
大原頭都不抬,悶悶的叫了一聲:“爹。”
四爺只稱呼了一聲林師長,這才指了指里面,“都起了,要開飯了。先進屋吧。”
“叫啥師長啊?”林百川挑刺,“我是你的誰啊,你叫師長?要娶我閨女叫聲爹委屈了?”
四爺這爹沒喊出口呢,常秋云在里面喊:“要吃飯都快點,你們這是還是不嫌冷。”
嫌棄冷,飯在炕吃的。炕桌放下,圍在一起,其實是有些擠的。
林百川將飯盒打開:“瞧瞧,帶什么來了。”
兩個飯盒,一個里面是大蔥炒雞蛋,一個是豆腐腦。
這兩樣東西,都稀罕。
常秋云抓起飯盒直接分了。老太太分了三分之一,林雨桐和四爺兩人分了三分之一,剩下那哥倆把剩下的三分之一分了,完了。
這哥倆又把自己碗里的一半扒拉給常秋云,“您不吃,倒了。”
林雨桐把自己的那一份給了林百川,然后把四爺的那一份擺兩人間,“我們倆吃一份。”
堅決不動老太太的。
分完了吃飯。除了林百川誰也沒覺得別扭,家里有好吃的,一般都是這么分的。
可叫林百川看著,滋味難。
這都習慣成自然了,可見自家老娘在家,哪怕沒親兒子在,也一樣沒被誰慢待了。他這些年南征北戰的,見過的可憐人心酸事多了去了。有些人為了給孩子省口吃的,把老人都扔了。可自家這……得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飯桌嘛,一家人聚在一起,盡量避開不愉快的話題,林百川說:“剛才進來的時候,聽你們說什么軋鋼廠?誰要去軋鋼廠?”
“我去。”四爺順便把介紹信和推薦信給他看,“先去看看……”
“挺好!”林百川笑,直接把推薦信還給四爺:“如今沒有軋鋼廠了,你順著軍營往西走十一二里路,那邊有個剛豎起的牌子,叫一一五廠,是那里了。”
這可預想的好了太多了。
吃了飯,林雨桐跟四爺出門,往那一一五廠去。
一路走下來,越走越偏僻。
本來軍營的位置偏,這如今可好,過了軍營往前,幾乎是看不到人煙的。
一條路兩邊,還是草灘地,兩人得攙扶著走,怕滑到邊的冰窩子里。
當然了,如今瞧著是偏,可有個三兩年,這地方指定是要繁華起來的。
它屬于國防工業一類的單位,這一片地,只怕都是劃給一一五了。
走了大半個小時,這一轉彎,路寬起來了。路邊立著個牌子,牌子寫著一一五的字樣,三個大字的下面,畫著個箭頭,朝著箭頭的方向看過去,幾百米之外,確實是有幾間房子。走過去,林雨桐的心都有點發涼。
因為除了一排平房之外,是個簡易的廠房,不用看都知道,里面的機器設備,數量有限的很。
門衛是個胳膊有點不方便的年人,應該是剛從部隊下來的,看人的眼神是那樣的,好像誰都是敵人一般。
好容易進去了,里面沒幾個人。
找到田占友的那個戰友苗家富,這人很熱情:“……你們一出發,老田電話轉電話的通知我了。這不,這兩天,我哪里也沒去,等著你們呢。”
“有點私事,耽擱了。”四爺將介紹信遞過去,“廠子停產著呢?”
“正籌備著呢。”苗家富道:“你呢,先把你的情況告訴我,填一張表格,咱們會有專人進行審查,審查結果,得個兩三個月,大概在年后吧,發電報給你。你留個地址,別寫錯了行。你的情況,老田都跟我說了,肯定是沒問題。回家等著通知行了。”
這一竿子給支到明年去了。
林雨桐肯定是不想離四爺太遠啊,這一個單位當然是最好了。
問人家說:“還招人不?”
這人較為難:“先期,咱們要充實保衛隊伍,科研隊伍,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技工。”
所以,你沒有什么特長,還是算了。
面試被拘?
不!
自己連面試的資格都沒獲得。
林雨桐失笑:“算了算了吧,另外想辦法去。”
四爺笑的不行:“以后啊,你屬于家屬一類。跟過來,工作肯定會另有安排,急什么?玩唄!”如今這日子,除了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之外,沒有不好。不累心啊!
也是!
趁著有空,正好熟悉熟悉這省城。
如今的問題是,那邊給通知還有好兩三個月呢,四爺是回老家還是不回啊?
“不回!”常秋云說:“回啥回?年前怎么著,咱都得回去給你爺墳。老四跟著回去見見爹娘,再跟著來。還省了路費。”
準姑爺常住老丈人家?
四爺小聲跟林雨桐嘀咕:“如今成了在老丈人家吃白飯的了。”
然后為了不吃白飯,四爺忙活去了。把廂房門打開,借了一套木工的家具,干啥呢?
給服務社打貨架和柜臺呢。
木料又不講究,什么木料的都成。這玩意,誰能用它幾年。湊活過這一兩年換了。
帶著大原和大垚兩人,搜羅一些燒了可惜,留著沒用的木材,開工了。
林雨桐看他樂在其,也不去管他。高興行唄。
進進出出這些看望林老太的人能注意不到嗎?
都說:林家這些人,都勤快,眼里有活兒。
勤快的人到哪都不招人煩。
林雨桐呢,帶著常秋云滿省城的溜達,把地方都熟悉熟悉。
隔了兩天,鐘政委登門了。
一些材料檔案啊,都需要建起來了。叫林雨桐說,這跟戶口本差不多,證明你們屬于這個師的人了。
其實進入后勤服務部門的只有常秋云一人,老人和孩子都屬于附帶的。
林大原的大名叫林燎原,這回是用了。
可林大垚不樂意啊,“我得換個名。”
換啥名啊?
林老太想說是算命先生給取的,可想想這是封建迷信,到底把話給咽下去了。
常秋云倒是無所謂:“換吧。換了也是外人叫的。家里該怎么叫還怎么叫。”
這也叫林大垚樂的不行,“我都想好了,叫林解放。”
林解放?哎呦我的天啊!
林雨桐直接把嘴里的水給噴了,然后嗆得直咳嗽。
林大垚莫名其妙:“干啥啊?不好啊?”
“好!”鐘政委一拍大手,“這名字起的好,有紀念意義,叫林解放。”記了,扭臉來問林雨桐:“大閨女,啥大名啊?”
“雨桐,林雨桐。”林雨桐搶在大家要說話前,把名字說了。
“林雨桐?”常秋云念叨了兩遍,“聽倒是聽,但是吧……誰給取的?”
你一不識字的丫頭,自己想的?
林雨桐直接指四爺,這個鍋他來背,“他取的。”
四爺:“……”點點頭,“我取的,好聽。”
這還真沒法子反對。
現在嫁出去的姑娘,到夫家由夫家給另外取名的多的很。
林老太覺得正常,“用這名,好聽。你爹給你取的命好聽多了。”
常秋云只哼了一聲,倒也算是默認了。
這名字報去,有個好處,那是能領到配給的糧食了。
雜糧多,細糧少。
今兒把自家的糧食領回來,林雨桐跟四爺倆,又從外面的糧店里,買了一點高價的細糧。說是四爺買的,畢竟家里多一口子人呢。都買細糧,主要是想叫老太太吃的好點。一天也不說全吃細糧吧。但給隔三差五的給老太太一碗白米粥,一碗面條,一個饅頭應該是還是能的。
結果兩人帶著半袋子糧食回來,見范云清帶著林曉星正在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