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媳婦也這樣?”
“可不是嗎?之前在家帶孩子,帶得好好的,突然說要學習,還說這是在創業!編了簸箕掃帚都不知道咋賣錢的人,居然跟我說她要學高科技,要干出一番大事業,瘋了吧她?”
“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搞什么創業,現在家里沒人干活,我媽都要氣死了,說她被帶壞了,嫌我掙得少,還好吃懶做不肯伺候公婆了,她居然還覺得委屈,跟我媽頂嘴!”
部隊里,兵哥們怨氣沖天。
倉庫里,卻是哭成了一片。
“他要么在部隊訓練,要么去執行任務,幾個月不回來一次,咋知道我在家過得有多苦?”
“孩子是我帶,家務是我干,公婆是我伺候,從天沒亮忙到天黑,每天都這樣,停下來喝口水,被婆婆看到,就要罵我偷懶。”
“可她自個兒呢?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洗腳水也要我燒好,兌好水溫了,端到她腳邊,給她準備好毛巾,等她洗好腳了,還得給她倒洗腳水,給她洗毛巾,孩子哭了也不抱一下,就知道罵我不哄好孩子,吵到她睡覺了!”
“我婆婆更過分,天熱的時候,要我整夜整夜給她扇扇子,也不管我白天做家務帶孩子有多累,被熱醒了就把我罵醒,讓我繼續給她扇扇子,不然就是不孝順,要跟我男人告狀!”
“我男人哪敢幫我說一句好話?但凡敢說一句,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說她一把屎一把尿把我男人養大,結果養了個白眼狼,有了媳婦忘了娘,還說她死了算了,死了就不拖累這個家。”
媳婦們臉皮薄,哪里厚得起臉皮,跟婆婆一樣尋死覓活?
可臉皮薄的下場,就是有苦說不出,里外不是人。
到最后,明明她受盡委屈,卻還要被罵的狗血淋頭,而一直被伺候得很好的公公婆婆,依然高高在上,享受了所有好處,也站在了道德制高點。
媳婦半途才嫁進這個家,感情又怎么可能比人家原生家庭深厚呢?
尤其在強調孝道的年代,媳婦的地位天然矮一截,碰到通情達理的婆婆,日子還能過,可要是碰到惡婆婆,這輩子就是數不盡的委屈。
“孫明美還嘲笑說文老師嫁給程營長1年了,不招婆家待見,嘲笑文老師是婆家不要的兒媳婦,那會兒我還覺得文老師很可憐,可是現在,我只覺得羨慕。”
但凡日子過得去,她們也犯不著豁出去,也要拼了命,抓住文殊蘭這棵救命稻草。
每天早出晚歸,跟著文殊蘭學習制作音響,聽培訓聽到半夜也舍不得走,恨不得直接睡在倉庫里。
至少待在倉庫報團取暖,感覺自個兒還能喘口氣,不用回到那個讓人窒息的家。
說到傷心處,嫂子們都開始抹淚。
到最后,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看得文殊蘭心里也難受。
她沒經歷過婆媳關系,實話說,很難感同身受。
照她的性子,真碰到個惡婆婆,也是不甘心忍氣吞聲被婆婆欺負的。
“婆婆敢這么欺負你們,說到底是男人不作為,沒有盡到保護媳婦的責任,你們加入這個家庭,本來就孤立無援,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身邊的男人。”
身邊的男人不給力,媳婦能怎么辦,回娘家嗎?
這年頭的社會風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被拋棄的女人才回娘家,不僅自個兒要被嘲笑沒用,討不了男人歡心,娘家名聲也會被連累,說娘家教養不好,沒把女兒教好,才不討婆家喜歡。
這就是嫁了人的女人的處境。
很現實,也很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