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東北孩子小時候都是在農村長大,這地界適合生產水稻的地方不多。
但大片的土地都極其適合玉米的生長。
將曬干的玉米打碎,然后通過篩網就能得到小小的玉米碎和玉米面。
這就是大部分東北人的主要食物來源。
哪怕就是唐晚晚的童年基本上也沒離開過這種在東北隨處可見的東西。
簡簡單單的兩葷一素,搭配上剛剛熬煮出來的苞米粥,濃郁的香氣能讓東北的孩子回到童年的歡樂中。
“也就是沒有酸菜,不然今天這頓就算是標準的東北味了。”
聽到唐晚晚的話,同為吃貨的周教授筷子頓時就停頓了下來。
他雖然不是東北人,但也在東北生活了多年。
對于一些味道濃郁的東北菜,至今還帶著一絲懷念。
“可惜了,要是放在幾十年前,這桌子上多少得放上飛龍才行。”
聽到周教授的話,唐晚晚也深有體會的點了點頭。
東北的菜譜,在很早之前可不像是如今這點東西。
當年國內定四大菜系的時候,東北菜一度進入了決賽,但最終由于菜譜的原因慘遭淘汰。
1989實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徹底斷絕了東北菜的最后一絲念想。
唐晚晚看了一眼直播間的彈幕,隨后也簡單解釋了一下幾十年前的東北菜和現在的區別。
“其實大家了解的可能不多,但對于東北人而以前的菜譜是真的充滿了誘惑力。”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就知道了,東北名菜飛龍湯,主要食材叫做花尾榛雞,被譽為東北第一鮮湯,僅用清水燉煮,不加調料,保持原汁原味。”
“目前,花尾榛雞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吃一只的話刑期大概在五年。”
“還有一道菜叫做蘭花熊掌,主要食材為黑熊或者是棕熊的熊掌,1983年全國首屆烹飪大賽冠軍菜。”
“而熊掌在東北還有一句話:熊就四個掌,東北菜能整出五道菜。”
“作為這道菜的主要原料,目前全部位列于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大家應該知道地三鮮這道菜吧,目前大多數都是以土豆、茄子、青椒為原材料制作。”
“而在很久以前,這道菜實際上是葷菜,原材料為東北虎,熊,梅花鹿。”
說實話,在一九八三年《野生動物保護法》生效之前,整個東北山林里的動物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食材。
要不是上頭發現的及時,可能都等不到二十一世紀山林里絕大多數的動物都得被吃干抹凈。
這哪里是菜譜,分明是入刑指南!
很難想象以前的東北人吃的究竟有多好!
你以為現在東北人吃的不好?
唐晚晚瞇著眼睛看了一會彈幕,隨后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周教授,三代雞吃不吃?”
“嗯?”
“就是農科院之前研發的那個,我知道有養殖戶手中有。”
聽到這話,周教授的興趣頓時濃厚了起來。
動物學其實就業前景還是很廣泛的,除了動物醫學之外,還有其他種種品類。
而唐晚晚提到的這個三代雞,其實就是農科院幾個教授通過基因和雜交的手段繁育出來的一種野雞和家雞結合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