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那陽光明晃晃地灑在古舊的街道上。我呢,一手拉著林搖,一手拉著林蘇蘇,滿心歡喜地開啟了今兒個的文化體驗之旅。
剛邁進一條窄窄的巷子,就聽到一陣悠揚的笛聲傳了過來。順著聲音一瞧,只見一位頭發雪白的老者坐在自家門前,閉著眼,手指頭在笛孔上那叫一個靈活,歡快地跳躍著。
那曲調,一會兒歡快得像個孩子撒歡兒,一會兒又悠揚得像位老人在慢慢訴說,仿佛在講著這座城過去的那些事兒。
林蘇蘇這小丫頭,眼睛瞪得老大,那模樣,就跟瞧見了啥稀罕玩意兒似的,聽得那叫一個入神。
“爸爸,這笛子的聲音真好聽。”她嘴巴一咧,小聲嘟囔著。
我笑著摸摸她的腦袋,說:“閨女,這可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
林搖在一旁也跟著點頭,眼睛一直盯著那吹笛的老者。
老者吹完一曲,緩緩睜開眼睛,臉上的皺紋就像一道道歲月的溝壑。
他看著我們,咧嘴一笑,露出幾顆殘缺不全的牙齒,說道:“孩子們,好聽不?”
我們連忙點頭,林蘇蘇更是拍起了小手。
告別了老者,我們又接著往前走。一路上,林蘇蘇蹦蹦跳跳的,嘴里還哼著剛才聽到的曲調。
走著走著,就路過了一家傳統的手工作坊。門口擺放著各種精美的木雕作品,有栩栩如生的動物,還有神態各異的人物。
一位年輕的工匠正全神貫注地雕琢著一塊木頭,他手中的刻刀上下翻飛,木屑紛紛揚揚地落下。
“媽媽,我能看看他是怎么刻的嗎?”林蘇蘇眨巴著大眼睛,滿是好奇地湊了過去。
工匠抬起頭,微笑著點了點頭,那眼神里透著溫和與鼓勵。林蘇蘇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工匠的動作,小腦袋往前伸著,身子繃得直直的,生怕錯過了一丁點兒細節。
“姐姐,這個是怎么做出來的呀?”林蘇蘇忍不住問道,聲音脆脆的,透著股急切。
工匠停下手中的刻刀,耐心地解釋著:“小姑娘,這可需要耐心和技巧呢。
你看這木頭,得先選質地好的,然后根據心里想的樣子,一點點地刻。
這每一刀啊,都得穩準狠,不然就毀了。”說著,工匠又拿起刻刀,熟練地雕琢起來,那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就只剩下他和這塊木頭。
林蘇蘇聽得入神,小嘴巴微微張著,不時點點頭。
離開手工作坊,我們走進了一家茶館。剛進門,一股茶香撲鼻而來。
茶館里坐滿了人,臺上一位穿著旗袍的女子正在表演茶藝。她身材苗條,舉手投足間透著優雅。
只見她輕輕提起茶壺,熱水如同銀線般注入茶壺,茶葉在水中歡快地翻滾著,像是在跳著一曲歡快的舞蹈。
片刻之后,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嘗嘗,這可是本地的特色茶。”我對林搖和林蘇蘇說道。
林搖端起茶杯,先是聞了聞茶香,然后輕抿一口,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贊嘆道:“味道真不錯。”
出了茶館,我們來到了一個熱鬧的集市。這里擺滿了各種特色的物品,有色彩斑斕的刺繡,有精致的陶瓷,還有古老的書籍。
林蘇蘇像只歡快的小兔子,在攤位間蹦蹦跳跳。她一會兒摸摸這個刺繡,一會兒瞧瞧那個陶瓷,興奮得小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