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山見火候也差不多了,便順水推舟,與錢家父子重新落座,開始商議起那龍牙米的具體供銷事宜。
有了之前那首《臨江仙》打下的深厚情誼基礎,這生意談起來自然是順風順水,水到渠成。
錢員外對龍牙米的品相和滋味早已是贊不絕口,如今更是將許青山引為上賓,那價錢自然是好商量。
兩人這么一合計,買賣就算敲定了。
許家每月給源豐糧行500斤龍牙米,價錢照舊,一斤80大錢。
錢家地源豐糧行,包了這米在青石鎮(zhèn)的獨家買賣,掙的錢,錢家拿兩成當個辛苦跑腿錢,剩下八成都歸許青山。
錢員外這人也夠意思,還主動攬事,說他家在青石鎮(zhèn)這一畝三分地,乃至旁邊幾個州縣,都還有點老交情。
他能幫著許青山,把這龍牙米的名氣再往外頭吹吹,要是機會湊巧,興許還能把米遞到州府那些個真正跺跺腳的面都顫的大官跟前,給許青山往后的生意鋪條更寬敞的路。
許青山聽了這話,心里自然是承情的,錢員外這份主動幫忙的心意,他領了,嘴上也是連連稱謝,說不出的感激。
話說到這份上,錢員外立馬就叫下人把筆墨紙硯都取了過來,他自個兒提筆,跟許青山一五一十地寫了份供米的長契。
黑紙白字,寫得是清清楚楚,丁是丁卯是卯,末了兩人各自按了手印,簽了名,一式兩份,一人手里攥了一份,這事兒就算板上釘釘,再也改不了了。
契書上的墨跡還沒干透呢,外頭天色就擦黑了,錢府院子里頭那幾盞大紅燈籠也都點了起來,亮堂堂的。
錢員外是打心眼兒里喜歡許青山這個后生,說啥也得留他們在府上吃頓家常便飯,盡盡地主之誼。
那頓晚飯自然是不用提,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擺了滿滿當當一大桌子,席面上酒杯子也是你來我往,碰得叮當山響。
錢家那老少爺倆,對許青山那是越瞧越順眼,越聊越投機,你一我一語,談天說地,那屋里頭的氣氛,甭提多舒坦熱絡了。
直吃到酒足飯飽,桌上的杯盤也見了底,許青山這才站起身來,說是天色不早,叨擾太久,該回客棧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