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
抵達江都
蕭夏隨即任命劉文靜為尚書行臺通判,張云秋為監察司通判,裴文安為轉運司通判,張亮和魏征分別為團練司和提刑復核司通判。
通判是北宋才有的官職,蕭夏采用它就是考慮北宋的做法,主官為正,通判為副,主官主管文書,通判主管實務,一道政令必須有主司和通判的兩個印章才能生效。
蕭夏同時又設秘書署和晉王衛軍署,秘書署設左右署令,由房玄齡和杜如晦擔任左右署令。
晉王衛和齊王衛一樣,也是天子特批在京城之外存在兩個軍衛,各有三萬軍隊,是晉王和齊王的直屬軍。
所以晉王衛長史負責三萬直屬軍隊的日常管理,這個職務非常重要,需要心腹中的心腹才能擔任,蕭夏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便讓裴文安繼續兼任,之前就一直是他負責軍務。
蕭夏隨即下達晉王令,要求江南道各郡刺史和長史務必在年底前前來總管府述職。
蕭夏所住的晉王府由江都行宮的后宮部分改造而成,江都行宮是隋文帝巡視江都時修建,當時還沒有修建完工,加上陳貴人想目睹故國,先帝楊堅便沒有住行宮,而是住在大船上。
后宮占地一百二十畝,整體改造不多,畢竟行宮不是皇宮,本身就小得多,基本上不涉及僭越方面的改造,其實主要是修建一座新的府門,再修建三道長墻,將皇宮的格局改為府宅的格局,分為前院、中庭和后宅,以及左右院。
很妙的是,后宅里有一座人工堆砌的小山,高約十幾丈,山上山下種植了幾百棵大樹,樹蔭濃密,有一條石板小路通往山頂,山頂上還有亭臺樓閣。
山腳下是一片占地三十畝的小湖,叫做心湖,后院住宅就圍繞著心湖修建,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非常典雅。
后宅只是給天子和幾個后妃居住,講究雅致,房舍并不多,只有幾座小院和五六座樓閣,所以左右院修建了大量建筑,給宮女和宦官居住。
在山腳下還有一座占地兩畝的小院,叫做南山小筑,依山傍水,種了一片竹林,竹林內有茅廬幾間,前面還有一片空地,種花或者種菜,這是先帝楊堅要求建造的隱修之處。
楊堅心累的時候,也想過一過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
張喬一眼便看中了南山小筑,她非常喜歡這里,她喜歡這里的竹林和幽靜,可以在這里繼續煉藥,還能種藥材。
張喬已經還俗,不可能再像蕭夏說的那樣,再給她建一座道院,讓她繼續過女道士的生活,那樣等于又出家了,蕭夏可不會作繭自縛。
所以建道院只是說說而已,最多讓她做個道家女居士。
另外,行宮內還有一座溫泉,這基本上是行宮的標配,隋唐皇帝在各地的行宮都必須要有溫泉,江都行宮當然也不例外。
正是這座溫泉讓女人們一下子愛上這里,溫泉水溫有六十度,是一座間歇泉,每天下午和晚上各出一次泉水,水量充沛。
之前在河西,蕭夏就想尋找一座溫泉,倒是找到了,但距離姑臧縣有八十里,為泡溫泉跑八十里外,有點吃力了,蕭夏便考慮在溫泉上修建一座過冬莊園。
但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他的任期就結束了。
搬新家也是最忙碌的,崔羽身體不方便,阿楚擔任搬家總管,她非常能干,里里外外,忙前忙后,考慮得十分周到,把全家安排得妥妥貼貼,連崔羽都十分嘆息,讓她做一個內宅女管事實在太屈才了。
眾人足足忙了近半個月才終于安定下來。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