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薇知道周揚的手藝比自己好,當即退位讓賢,將大廚的位置讓給了周揚,而她則是降為了燒火工。
拿糕好吃,但不好做。
攪拿糕可是個技術活兒,一個不慎就有可能糊鍋,一旦糊了,那味道可就一難盡了。
周揚先是燒了半鍋水,水開后留一半,剩下的舀出來備用。
然后再用涼水點散鍋里翻滾的水花,右手拿著專用攪面棒,左手從早已準備在鍋臺上的莜面盆里抓莜面。
左手往鍋里順時針灑面,右手用面棒在鍋里順時針攪面,兩手配合默契,動作協調。
不一會兒,大鍋里便出現了一塊較硬的面團,“拿糕”已初具規模。
不過這還不能吃!
接著周揚用鐵鏟在面團上劃開幾道口,把放在鍋臺上瓢里的開水三分之一澆在面團上,蓋上鍋蓋,用溫火煮2-3分鐘。
然后揭開鍋蓋,用面棒繼續在鍋里攪,直到把澆在面團上的水全部摻到面團里才住手。
接著再用鐵鏟劃面,澆開水,煮面團......
如此劃面—摻水—煮面—攪面,重復三次,便大工告成。
此時,鐵鍋里便出現了一塊軟溜筋道、滑順可口的“三摻水拿糕”。
拿糕出鍋后,還得調湯汁。
黃瓜、水蘿卜什么的都沒有了,因此周揚就從缸里舀了一些冷腌湯,又切了點剛發過來的腌白菜,淋上辣椒油,香味兒瞬間就上來了。
當下,周揚便招呼家里的其他人吃飯!
晚飯有些雜,除了剛剛攪好的拿糕外,還有一小盆兒小米粥和十來個色澤微黃、微暗的饅頭。
此外,還有一大碗燴菜和一盤咸菜!
顯然,饅頭和燴菜都是中午剩下的。
這也是本地人吃飯的特色,中午做飯的時候多做一點,晚上熬點粥,將中午剩下的飯菜一熱,湊合一頓。
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飯順口,總之周揚今天的胃口出奇的好,吃了一大碗涼拌拿糕外,還吃了一個大饅頭,喝了一大碗小米粥。
他這飯量把李幼薇嚇了一跳,還以為是在外面受了虐待,忍不住多問了幾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