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尚秋媛笑了笑,失眠了。
這地方挺好的,睡眠質量應該提升,你,不會認床吧.
算是吧。
尚秋媛揉了揉脖子,夢雨呢
在樓下陪陳大爺爺聊天。
哦,是嘛。
1898的時候一位官員潛逃至此,他在這里躲藏了一年之久,發現這里很安全。
見這里地勢低洼,茂樹叢林,便想利用這里豐富的木材資源和只有毛坯草房的土著民一起創建這些房子,當時那些村民怎么也不同意,差點因為這事鬧了起來,我爺爺當時37歲,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他走訪各家,挨家挨戶的游說,最終取得成果,所以分房時,我家得了當時最大也是最好的一個,我爸爸和村里很多老一輩的人也就是從他那里學到很多不曾知道的知識,見到很多不曾見過的世面。
夢雨點點頭認真的聽著。
陳大爺爺說話時,因為沒有牙齒加上普通話也不標準,所以很多地方需要人自行腦補,幸好大部分都能聽懂,陳大爺爺或許也注意到這一點,說話時語速特別慢,總要想一會兒才能繼續說下去。
林若初和尚秋媛下樓時,正好趕上這一段精彩的小故事。
她們靜靜地立在一邊,誰也沒有出聲,直到聽完陳大爺爺講完故事,講到高興處,陳大爺爺把珍藏了百年的白玉匣和一些銅器瓷器拿了出來,匣子翻蓋鑲嵌一塊四方白玉,玉質通透,玉表浮雕淺谷紋,匣殼是用名貴的木蘭制成,以木線為枝,上表雕刻青翠雀鳥,工藝之精細,不可多得。還有銅斧把,形如月鉤,褐色浮表,上雕虎神,不像平時用來砍柴燒火的,倒像是古代用于戰斗沙場的利器。瓷為罐,沒有多余的雕刻和圖畫,呈乳白色,罐身圓潤光滑,制作精良。
陳大爺爺不僅讓夢雨拍了照片,還大方的同意夢雨在這里的期間進行研究。
這次旅行可算是有收獲,尚秋媛領著兩人含笑說道。
是啊,幸虧沒有甩甩衣袖就回去。
差一點吧,林若初蹦跳著伸出一根食指補充道。
是的,我還想去四處看一看,聽陳大爺爺說,這里有很多珍稀的草藥和植被。
你對這個也感興趣,尚秋媛道。
也算是工作之一。
你資料都帶上了涼涼的清新氣息,林若初用手拍了拍臉頰。
嗯,多虧了秋媛。
不用客氣......
的手機。
哈哈哈......。
晴朗的笑聲回蕩在山林中,三人說笑著,朝著山上而去,一開始,夢雨是想去低洼處,因為陳大爺爺說那里的珍稀植被最多,但是還是聽了尚秋媛的建議,先到附近的山高處去看看,第二天再去遠一點的地方。
沿著山路行走,山路的形cd是踩出來的。
不知是心情放松還是沒有急近目地的緣故,走起路來,比起昨天輕松不少。沒走多久就看到了一株灌木,五葉花瓣,黃粉花蕊,無數小花組成一個繡球大小的圓球,花葉偏黃。
這是麻葉繡線菊。
哦。
枝葉可以治療疥癬。
這花倒是普通,尚秋媛捻起花枝聞了聞。
林若初蹲下身也湊近嗅了嗅,這個季節怎么還有。
可能是天氣所致,麻葉菊本身就耐寒,能在這里生長已經算是值得稀罕的了,這里的氣候變化也不大,而且這花葉已經開始枯萎凋謝了。
夢雨說著扯下一片微黃的葉片,在手指摩擦間攆碎。
走吧,夢雨催促對新鮮事物好奇的兩個人。
不采集一些尚秋媛問。
不用了,這種花易培植,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