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風裹挾著沙礫,吹得博羅納哈勒的狼頭大旗獵獵作響。這位瓦剌長子勒馬立于陰山南麓,身后五千精騎甲胄锃亮,一萬步卒扛著云梯與撞車,正沿著黃河北岸的古道快速南下。父親也先的命令猶在耳畔:“跟在你弟弟身后,把漢人的土地啃出個大口子。”他指尖摩挲著腰間鑲寶石的彎刀,刀鞘上的綠松石在陽光下閃著冷光——阿失帖木兒在河套的大勝像團火,燒得他也想嘗嘗勝利的滋味。
此時的河套衛已被瓦剌人徹底接管。博羅納哈勒的大軍進城時,明軍的糧倉還堆著半倉粟米,馬廄里拴著數百匹戰馬。他命人將糧草分裝上車,又讓步卒換上繳獲的明軍皮甲,僅用半日就完成補給,隨即揮師南下,鐵蹄踏過毛烏素沙漠的邊緣,揚起的沙塵遮天蔽日。
“快!再快些!”博羅納哈勒在馬上低吼。沙漠邊緣的鹽堿地泛著白花花的光,馬蹄踩在上面發出咯吱聲響,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如一條黑色長蛇,只用一天一夜就穿過了這片死亡地帶。當榆林城的輪廓出現在地平線上時,連最疲憊的士兵都精神一振——城墻上的明旗在風中招展,像塊等著被撕碎的紅布。
榆林總兵鄭國昌站在城頭,望著遠處塵煙滾滾,臉上卻不見半分慌亂。他身后的親兵捧著甲胄,見他遲遲不披,忍不住勸道:“大人,瓦剌人快到城下了。”鄭國昌卻擺擺手,指著城墻內側堆放的石塊:“去年雪災,一半守城物資都給了百姓,這城墻矮得像土坡,守得住嗎?”
他轉身走下城樓,聲音在甕城回蕩:“傳我令,出城列陣!”兩千騎兵立刻牽馬備戰,馬蹄在青石板上踏出沉悶的聲響;火器營推著數百臺特制的武剛車魚貫而出,車身上的鐵皮在陽光下閃著冷光,車后藏著黑洞洞的槍口;三萬步卒迅速在車陣后結成長槍陣,槍尖斜指天空,如一片鋼鐵森林。
博羅納哈勒見明軍竟敢出城,頓時笑出了聲:“漢人是嚇傻了?”他揮手示意前鋒沖鋒,三千瓦剌精銳騎兵如離弦之箭,馬蹄踏得地面震顫,彎刀在陽光下劃出一片銀光。
“放!”鄭國昌站在武剛車后,令旗猛地揮下。車陣后的火器營同時扣動扳機,鉛彈如暴雨般橫掃而出,沖在最前的瓦剌騎兵紛紛墜馬,人喊馬嘶瞬間響徹原野。未等瓦剌人反應過來,箭陣又如烏云般壓下,將,顯然是潰敗時留下的。他猛地揮鞭:“再快些!今夜到榆林城外飲馬!”
榆林城頭,鄭國昌正親自搬著石塊加固城防。萬余殘兵里,半數帶著傷,有的斷了胳膊,有的瘸了腿,連火器營的炮手都減員了三成。昨夜瓦剌人把葫蘆河谷的明軍尸體拖到城下,堆成了三座小山,頭顱被插在矛尖上,朝著城內獰笑,城墻上的士兵看了,無不臉色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