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北面,鐵匠鋪的爐火依舊熊熊,錘聲叮當,空氣里彌漫著鐵水灼熱的氣息和煤煙味。
    沈桃桃今天換了一身輕薄的黑棉襖,行走間像只靈活的黑貓,穿過彌漫的煙塵和壯漢們汗流浹背的身影,徑直走向鐵匠鋪最里面堆滿圖紙和木模的角落。
    周瑩正伏在一張寬大的木案前,手里拿著一把細長的刻刀,全神貫注地在一塊巴掌大小的硬木上雕刻著什么。
    她瘦削的側臉在爐火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專注,刀尖在木頭上游走,木屑簌簌落下。
    她面前攤開著一本線裝古書,書頁泛黃,上面密密麻麻畫著各種奇異的機關圖譜和蠅頭小楷的注解。
    “周瑩姐。”沈桃桃湊過去,聲音帶著壓不住的興奮。
    周瑩聞聲抬頭,看到沈桃桃,臉上立馬揚起笑意,放下刻刀:“桃桃?怎么跑這兒來了?煙熏火燎的。”
    “給你看個好東西,”沈桃桃神秘兮兮地一笑,從懷里掏出一卷羊皮紙,在周瑩面前小心翼翼地攤開。
    紙上用炭筆勾勒著一艘造型奇特的船。船體修長,線條流暢,最引人注目的是船體兩側那兩個輪子,輪子邊緣畫著如同魚鰭般分叉的葉片。船體中部,則是一個方方正正的艙室,標注著“鍋爐房”,旁邊還有復雜的管道和齒輪傳動示意圖。
    “這是?”周瑩的目光瞬間被吸引。她湊近圖紙,手指無意識地撫過那巨大的輪子和奇特的葉片,眉頭微蹙,眼神里卻透露出熟悉感。
    “這叫蒸汽船,”沈桃桃耐心解釋,“周瑩姐,你看,我想造這個,用蒸汽燒開水,產生巨大的力量,推動這兩個大輪子轉動。輪子上的葉片撥水,船就能自己往前跑,不用帆不用槳,跑得又快又穩,還能裝好多好多貨。”
    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在圖紙上比劃著:“鍋爐這用厚鐵板打造,密封性要好,里面燒煤,就可以把水燒開,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蒸汽通過管道,推動活塞,活塞帶動連桿,連桿帶動這個大飛輪,飛輪再通過齒輪,帶動兩側的明輪轉動,明輪葉片設計成魚鰭狀,減少阻力,這樣船就能自己跑了。”
    周瑩靜靜地聽著,目光緊緊鎖在圖紙上,手指沿著那些管道,齒輪,活塞的線條緩緩移動。
    她的眉頭越皺越緊,眼神里的震驚越來越濃。許久,她才緩緩抬起頭,看向沈桃桃,“桃桃,你這圖……這……這‘火輪船’,你……你從哪兒看來的?”
    “火輪船?”沈桃桃一愣,“什么火輪船?這是我自己想的啊。”
    她總不能說是自己前世選修課上學的吧。
    “那你簡直就是天才啊,”周瑩猛地搖頭,眼神銳利如刀,“這構造……這分明就是《魯班經》殘卷里記載的‘火輪船’。”
    她轉身小心翼翼地從案頭那本泛黃的古書中翻出一頁。
    那頁紙上,赫然畫著一幅極其相似的草圖,雖然線條古樸,細節模糊,但船體兩側巨大的輪子,船體中部的方形艙室、以及連接輪子的復雜桿件……與沈桃桃的圖紙,竟有七八分神似。
    旁邊還用古篆寫著幾個小字:“火輪船,以火為力,驅輪破浪,日行千里。”
    “你看,”周瑩指著那頁殘卷,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這就是‘火輪船’,《魯班經》里記載的機關奇物。傳說能以地火或天火為力,驅動巨輪,破浪而行。其速如風雷,力可載山岳。乃魯班祖師晚年所創,欲通江海,連九州的驚世之作。可惜圖紙不全,核心的‘火室’和‘氣竅’構造早已失傳,只留下只鱗片爪的殘圖。”
    她目光灼灼地盯著沈桃桃:“桃桃,你怎么會知道‘火室’和‘氣竅’的構造?還畫得如此精細?”
    沈桃桃徹底懵了,她看著那頁泛黃的殘卷,再看看自己畫的圖紙,腦子嗡嗡作響。
    魯班經里的火輪船,這…這怎么可能,她畫的明明是蒸汽船,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怎么會跟幾千年前的魯班經扯上關系。
    “我……我……”沈桃桃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解釋,難道魯班祖師也是穿越者?還是這世上真有超越時代的智慧。
    “周瑩姐,這……這真是巧合,”沈桃桃定了定神,決定含糊過去,“我就是瞎琢磨的,覺得燒開水能產生很大的力量,就想試試能不能推動船。”
    “瞎琢磨?”周瑩看著她,眼神里充滿了欽佩,“桃桃,你這瞎琢磨可不得了,這‘火室’和‘氣竅’,與我魯家世代鉆研的殘卷記載,不謀而合。甚至可以說是更精妙。”
    她拿起沈桃桃的圖紙,手指激動地劃過“鍋爐房”和“蒸汽管道”的位置:“你看,你這‘火室’用厚鐵板密封,內設爐膛,燒煤后加熱銅管里的水,產生‘氣’。‘氣’通過管道,推動這……這叫什么?‘活塞’?帶動‘飛輪’。再通過齒輪帶動明輪,這簡直是為那失傳的‘火輪船’,補全了最關鍵的一環。”
    周瑩越說越激動,蒼白的臉上泛起異樣的紅暈,眼睛亮得驚人:“若能造出此船,何愁商路不通,這寧古塔將成為北境咽喉,連通江海,富甲一方。”
    沈桃桃也被她-->>的激動感染,心頭熱血沸騰!她用力點頭:“對,周瑩姐,咱們就造這個,造蒸汽船,打通水路商道。”
    周瑩興奮地點點頭,但隨即,她的眉頭又微微蹙起,手指在圖紙上那復雜的齒輪傳動和鍋爐結構上點了點:“不過,桃桃,這船要造出來,恐怕也難如登天。”
    她指著鍋爐部分:“這‘火室’,要承受高溫高壓,密封必須嚴絲合縫。稍有差池,蒸汽泄露,輕則船停,重則炸膛,粉身碎骨。這鐵板得多厚?如何鍛造?如何保證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