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襄樊北邊沒有敵人,暫時放空也沒什么大問題,有司馬徽主持局面。
“士元有什么好建議?”周瑜請教道。
“屬下建議把劉備所部打亂,混編到咱們的三萬大軍中,如此萬無一失。”龐統給出解決方案。
“好,就這么辦。”周瑜當即拍板。
“長輩。”陸遜起身道:“江夏順利拿下,丁奉將軍率五千新兵駐守,派我回來詢問您,之后如何安排?”
開拓了一個郡的地盤,意味著又空出來一個兩千石的太守。
而且由于江夏緊鄰江東,作為前線還要有將軍坐鎮、大軍駐扎。
如何安排這些人事調動,自然要過問周瑜的意見。
本來沒什么頭緒,但不經意間,看到大眼瞪小眼的甘寧與凌統
周瑜不假思索道:“興霸。”
“末將在。”
“命你率軍一萬,往后駐軍江夏。”
“遵命!”
丁奉還有練兵任務在身,不宜久留江夏。
黃忠需要駐守襄樊,剩下的雜號將軍,就只剩下呂蒙、甘寧。
甘寧與凌統不睦,還是把其中一個遠遠調走吧,周瑜也不想頭疼
“老將軍,你仍率一萬駐守襄樊。”
“沒問題。”黃忠不假思索領命。
“剩下的兩萬就留在江陵。”
周瑜現在壯得很,手下大軍已經足有四萬。
在算上丁奉的五千新兵,陸遜的兩千兵力,以及魏延的八百,總兵力快奔著五萬去了。
“不如再募兵三千,讓丁奉一并操練,湊夠五萬大軍。”周瑜當即說道。
眾人聞連連點頭,都興奮于家底雄厚起來。
“不可!”
就在這時,突兀的聲音響起。
“主公,萬萬不可!”
“子山?”周瑜奇怪道:“可是有什么難處?”
“后勤壓力有些大”步騭苦著臉道:“近來打的仗有些多,兵力擴充的也太快了,當初攢的家底遭不住啊。”
自赤壁之戰后,周瑜先打了荊南之戰,又打了江陵之戰,再打襄樊之戰,這次又有江夏之戰。
盡管,這一系列戰事都不激烈,甚至于有的都沒真正開戰。
但大軍不管這些,平日里就要吃飯,出兵后更要吃飯。
再加上周瑜的兵力膨脹太快,而后勤不會憑空膨脹,自然是越來越吃力。
“這樣啊”周瑜微微頷首,“那就暫且算了。”
“嘖~”龐統遺憾道:“我還想著大軍擴充,就能對外用兵呢,看來要緩上一陣了。”
“不急。”周瑜輕笑道:“春耕已經結束,秋收還會遠嗎?”
“說一下江夏太守的人選吧。”周瑜詢問道:“你們有沒有什么想法?”
武將們東張西望,這事兒跟他們關系不大。
文官們眉頭緊鎖,一時間也想不出什么人選。
眼下周瑜并不缺文官,龐統推薦了許多荊州士子,但問題是他們太年輕了。
盡管年輕不是問題,周瑜可以根據“歷史經驗”大膽任用。
但還有一個問題,他們沒有功勞
一郡太守,兩千石的高官,沒辦法憑空委任誰。
就連魯肅擔任南郡太守,當時都是“貸款”上位。
軍中要講戰功,官場要講資歷。
丁點功勞沒有,直接空降太守,這讓其他有功之臣如何想?
周瑜能隨便給的官職,僅限于長史、司馬、主簿、參軍這類刺史府內部的職位。
這屬于周瑜的掾屬,樂意用誰就用誰。
但朝廷的官職,軍隊的將領,就不能這么隨意。
馬良、蔣琬、習楨、潘濬這些人都能擔任江夏太守,但周瑜不能這么干。
哪怕陸遜與顧邵,二人都是有適當功勞,周瑜才會順勢破格提拔。
“主公,我有一人舉薦。”龐統拱手說道。
“誰?”
“莫不是忘了劉巴?”龐統提醒道。
“呵呵~”周瑜啞然失笑。
龐統一頭霧水,“怎么了?”
“士元。”周瑜微微一笑,“你沒發現劉巴與蔣干,好像都不見了?”
————————
益州,成都。
“子翼兄,可否有把握說服劉璋?”
“主公有命,盡力而為。”蔣干反問道:“子初兄可有其他想法?”
“嗯。”劉巴輕輕頷首,道:“劉備入蜀不是小事,咱們應該先打探打探,看看哪些人贊同、哪些人反對。”
“哦~”蔣干面露恍然,“然后拉上反對者,再一起勸說劉璋。”
“然也。”劉巴撫須道:“我就不信益州上上下下,沒有幾個有識之士?”
“妙哉!”蔣干撫掌叫好,“只要劉璋不許劉備入蜀,咱們就任務完成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