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明公,這是近段時間以來,對外貿易的賬目。”
張松一臉諂笑,拿出一份賬簿交到劉備手上。
“短短兩個月時間,竟然就有這么收益?”
劉備只粗略掃了眼,就被上邊的數字震驚。
“明公有所不知,蜀中本就是天府之國。”張松解釋道:“年年豐收、衣食無憂,而且出產許多特產。”
“但由于張魯、劉表的封鎖,導致蜀中無法與外界正常商貿,導致大量物資堆積在倉庫中,以至于糧食放壞了都沒人吃”
這還真不是夸張,蜀中的確富得流油。
歷史上,劉備率軍入蜀,從劉璋的闊綽的出手程度,就能窺見一二。
米二十萬斛、騎千匹、車千乘、繒絮錦帛若干。
僅僅第一次見面,劉璋大手一揮就給了二十萬斛米,后續更是不間斷供應劉備軍需一年之久。
甚至于后來翻臉,劉備都兵力城下,打到成都門口時。
城中倉庫里的糧食,還夠三萬大軍吃一年
張魯、劉表二人對蜀中的各自封鎖,持續時間多達二十年之久。
蜀中年年有余,余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能正大光明對外銷售,營業額高一點也就不足為奇。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備感慨道:“此果然不虛!”
“明公。”張松輕笑道:“這些遲早都是您的家業。”
“助我成就大業者,子喬也!”劉備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明公過譽了。”
張松作為益州的二把手,表面上是劉璋的人,實則早就是劉備的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蜀中的一切對劉備而都沒有秘密。
“話說。”劉備突然道:“過去這么久,怎么還不聽荊州方面缺鹽呢?”
“主公不必擔心。”諸葛亮開口道:“無非還有些存鹽而已,遲早都會用完。”
“若能用鹽業控制住荊州”劉備期待道:“待到咱們取下益州之后,就能順江而下,把荊州也拿到手中!”
“嘿!”張飛惡狠狠道:“到時候,非把周賊扒皮抽筋不可!”
正說話間,有親兵從外邊進來,稟報道:
“啟稟主公,劉益州派人來報,請您過去議事。”
來了!
劉備與眾人對視一眼,都有預感是買鹽之事。
刺史府。
劉備一行人很快趕來,劉璋已經坐在主位上等候。
互相寒暄幾句,眾人紛紛落座入席。
“諸位。”劉璋開口道:“荊州方面來信,表示想要購買一些食鹽。”
“呵呵~”諸葛亮搖扇輕笑,“看來不出我所料,荊州果然缺鹽了。”
“孔明先生料事如神。”劉璋稱贊一句,又道:“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呢?”
“這還用想?”諸葛亮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先不賣,熬一熬周瑜再說。”
“待到荊州的存鹽山窮水盡時,使君再高價出售給周瑜,從而賺取暴利。”
“這個道理自然沒錯。”劉璋無奈道:“可荊州方面表示,早聞蜀中盛產井鹽,定然會有大量存余。”
“我若推脫不賣恐怕會得罪周瑜啊!”劉璋為難道:“周瑜剛上表我為益州牧,面子上有些說不過去。”
“周瑜竟知曉蜀中情況?”諸葛亮意有所指道:“怕不是有人里通外敵吧?”
說罷,還若有若無瞥了眼蔣干與劉巴。
諸葛亮是趁機給二人上眼藥,倒不是真的懷疑二人是周瑜屬下。
托關系在荊州打探過,沒人聽聞劉巴效力周瑜。
畢竟劉巴效力周瑜后,就動身來到益州,知曉詳情者僅限于荊州高層,諸葛亮打探不到實屬正常
至于蔣干更不用說,當初麋芳、麋竺見過此人,知曉他是曹操的說客。
“絕無此事,孔明先生莫要如此語。”劉璋連忙道:“周瑜手下有一員武將名叫甘寧,早年叛出蜀中,對于這里的情況知之甚詳。”
蔣干、劉巴在成都做內應,周瑜自然不會讓二人有泄露的風險。
在信上之,乃是從甘寧口中聽聞,劉璋自然不會懷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