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諸葛亮微微頷首,道:“周瑜是否知曉蜀中情況,無所謂。”
“使君就咬定說,蜀中沒有存鹽,周瑜又能如何呢?”
“孔明先生有所不知。”劉璋嘆息道:“周瑜在信中委婉表示,若不愿意出售食鹽,可能會影響兩州貿易關系。”
說白了就是威脅,若蜀中不出售食鹽,荊州就切斷邊境,不再進行貿易往來。
“哈哈哈~”諸葛亮突然放聲大笑。
劉璋一頭霧水,“孔明何故發(fā)笑?”
“我笑周瑜匹夫狗急跳墻啊!”諸葛亮搖頭晃腦,“試想,若非荊州缺鹽的情況已經十分危急,周瑜又何必威脅使君呢?”
“孔明的意思是”劉璋眼睛一亮,“荊州已經快斷鹽,形勢岌岌可危?”
“定然如此!”諸葛亮篤定道:“周瑜隱含威脅,正說明他底氣不足,使君萬萬不可被其嚇住,此乃虛張聲勢而已。”
“若周瑜真切斷邊境、中斷商貿,又該如何?”劉璋擔心道:“蜀中不少貨物還在荊州呢,別被周瑜扣押了”
“使君安心。”諸葛亮安撫道:“眼下是周瑜有求于您,豈敢真把您往死里得罪?”
“就算敢中斷。”諸葛亮話鋒一轉,“斷得了一時,斷不了一世!”
“等到沒鹽可食之時,周瑜就會反過來求使君了。”諸葛亮輕笑道:“到時候以食鹽為要挾,勒令周瑜恢復商貿,他還敢不答應嗎?”
“哈哈哈~”劉璋開心的忍不住搓手,“孔明先生料事如神,佩服啊!”
“咳咳~”
劉巴一聲輕咳,把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悠悠開口道:
“孔明妙論,在下佩服,不過有句話還是要提醒一下。”
“閣下請講。”諸葛亮語氣淡然。
“你計策的前提,乃是建立在荊州斷鹽的前提上。”劉巴反問道:“倘若周瑜能從其他地方買到食鹽,屆時又該如何是好呢?”
“沒錯。”蔣干附和道:“一旦周郎能從別的地方買到食鹽,孔明的計策不僅沒用,還會把周瑜得罪死。”
“到時候錢沒賺到,再被切斷邊境、中斷商貿,使君豈不是賠大了?”
此一出,劉璋又猶豫起來。
如今兩州商貿、日進斗金,劉璋賺的盆滿缽滿。
哪怕少賺食鹽一項,其他商品也足以帶來巨大利益。
反之,若為食鹽一項,導致商貿再次中斷,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從別的地方買到食鹽?”諸葛亮失笑道:“曹操?孫權?還是交州?”
“天無絕人之路。”劉巴平靜道:“萬一呢?”
“益州是使君的益州,生意是使君的生意。”蔣干反問道:“別到時候因你的計策,導致使君賠錢誰來負責?”
“我來負責!”劉備站出來,道:“季玉,莫要聽他人危聳聽,孔明的計策萬無一失,我愿為此事作保!”
不同的立場,決定不同的態(tài)度。
劉璋的立場是掙錢,故而態(tài)度一直猶豫不定。
既想利用食鹽割荊州的韭菜,又怕因此而得罪周瑜,導致商貿中斷。
劉備則完全不同,他的立場純粹是給周瑜添堵。
不管什么利益不利益,反正益州暫時不還是他的,一切都以給周瑜添堵為主。
“主公,別猶豫了。”
關鍵時刻,張松又跳出來勸說,道:
“孔明萬全之計,有何擔心?”
“臣附議。”
“臣附議。”
“”
法正、孟達、李嚴眾人紛紛出附和。
反觀黃權、王累、張任、嚴顏等人,倒是沒什么反應。
他們是“反劉派”不假,但對周瑜卻也無感,沒必要為荊州說話。
“好!”劉璋一咬牙道:“那就先不賣給周瑜!”
“主公英明!”一眾人齊齊吹捧。
劉巴與蔣干暗暗對視一眼,嘴角微微扯動,心里已經開始期待看笑話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