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令長眉一挑看向了姬郢:“樂晏公主年紀確實小了點兒,又是太子和太子妃的掌上明珠,未必會答應。”
姬郢聳聳肩表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拿出手指戳了戳姬令的腿,擔憂道:“二哥,你的腿何時才能好,往年二哥還會帶我去后山圍獵呢,初雪最合適圍獵了。”
一番話將姬令的思緒重新拉扯回來,他低著頭看了眼雙腿,臉色瞬間漆黑,還有幾分惱意。
他深吸口氣。
眼眸一轉倏然想到了什么,姬雪顏的嫡長女今年也有九歲了,還有姬瑭的嫡長女可是十二歲了,這兩個外甥女都比樂晏大,樂晏能去和親,為何這兩人不能?
姬令抓住了姬郢的手,姬郢吃痛驚呼:“二哥,疼!”
他立即松了手道:“樂晏公主要是去和親了,極有助于朝曦,將來有大慶國給朝曦撐腰,你還怎么爭?”
姬郢錯愕,一臉茫然:“二哥說什么呢,除了樂晏要和親,還能有誰,樂晏可是沈煜點了名要的。”
“沈煜?”姬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的話不算數,你不必放在心上,對了,父王可在府上?”
話音剛落外面侍衛來報,鎮王回來了。
姬令表示要立即去見鎮王,讓侍衛抬著走,還沒走幾步,鎮王便來了,目光落在姬令的腿上:“近些日子不見,腿傷可好些了?”
“多謝父王關心,還是老樣子。”姬令搖頭,吃了太多的藥,看過無數大夫愣是一點兒法子都沒有,好幾次他嘗試著站起身,還沒站穩腿就軟了,重重地摔倒在地。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姬令變得狂躁,經常發脾氣。
鎮王看著姬令臉色呈暗青色,眉眼下方還有憔悴,眸色軟了下來,屋外大雪紛飛,姬令的頭上已蒙了白,他嘆了口氣:“先進去再說。”
“是。”
父子三人進了院,鎮王瞥了眼爐子上還溫著一壺酒,眉眼松動,倒是沒說什么,彎腰坐下,姬郢上前主動交代:“父王,兒臣在宮門口馬車被攔截,有個叫沈煜的要拽著兒臣去喝茶,兒臣心里拿不定主意,來找二哥。”
鎮王訝然:“沈煜找你了?”
姬郢點頭。
“在北梁的地盤上,你不必懼他。”
緊接著鎮王又問了他今日的功課,姬郢對答如流,鎮王滿意點頭:“郢兒,父王和你二哥還有話聊。”
姬郢一臉乖巧。
出了門院子里的路再一次被雪給蓋了薄薄一層白,走過時,一步一個腳印,眉心緊擰著,臉上說不盡的心事重重。
等了一夜,也沒聽見什么消息傳來。
“王爺昨兒傍晚才離開,不過臨出門的時候,并沒有不高興。”金鱗道。
姬郢點頭,他知道鎮王在權衡利弊,和親公主那個位置對東宮來說是塊燙手山芋,可對鎮王府來說,誘惑極大。
安靜了好幾日
太子提出要用臣子之女代替公主去和親,被沈煜當場否決:“殿下,大慶一片赤誠之心來求娶公主的,此人必定是皇族血脈,這樣才能讓我們大慶敬仰。”
鎮王斜睨了眼沈煜:“公主年幼……”
“可定下婚約,先嫁過去,等公主及笄之后再行婚禮。”沈煜道。
倏然一位大臣上前說:“樂晏公主身份固然很尊貴,可年紀畢竟太小了,若是樂晏公主能和親,鎮王府也有幾個嫡孫女,姬家皇族后裔,血統純正,也是合適的。”
鎮王不語,算是默認。
接二連三的大臣站出來,替鎮王府爭取。
沈煜蹙眉:“那怎么能一樣?公主可是太子嫡女,身份貴重,將來身份同樣水漲船高。”
“沈世子又何必在此挑撥是非,公主和王府里的縣主同樣尊貴。”有人呵斥。
沈煜的心思被戳破,臉色一陣青白。
鎮王看向了姬承庭:“大慶未必誠心,一個戰敗國,還敢挑三揀四!”
姬承庭點了點頭,認可了話。
和親的事僵持不下,樂晏整個人也懨懨的,紙下的字越來越歪,實在是慘不忍睹了。
啪嗒,一滴濃墨濺下,染濕了紙。
“樂晏。”朝曦握著她的手,變著法地哄她開心:“父王親口說的,絕不會讓你和親。”
樂晏吸了吸鼻子:“現在滿朝文武都在勸我去和親,邊關生靈涂炭,若是再繼續打仗,還不知要死多少人,和親,是每個公主的使命。”
“怎會?”姬郢從廊下走來,手里還提著一只籠子,嘴角含笑:“公主要和親的使命,不在你,你是北梁唯一的嫡公主,怎能去那種莽荒之地和親?豈不是讓旁人看了我們北梁笑話!”
“莽荒?”樂晏眨眨眼,大慶和北梁一樣是個富庶之地,怎會成了莽荒?
朝曦點頭附和:“對!大慶配不上你,區區皇后之位,我們才瞧不上呢。”
兩人一左一右地哄著,樂晏勉強笑了,這幾日她被嚇得惶恐,吃不好睡不好,生怕離開了父母還有兄長。
她問過了嬤嬤,若是-->>離開了北梁,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