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曼,你跟大家普及一下。”
夏曼拿著銅鐵煤礦的樣板簡單的普及,大家也比較好理解。
畢竟,這三個都是常用的礦石。
“至于鎳、鉻、鉬、錳等金屬礦,我的了解比較少,廠長!”
“行,我來吧!”林天:“鎳礦主要分為硫化鎳礦和紅土鎳礦兩類。”
“硫化鎳礦,這類礦石可直接入爐冶煉或經選礦富集后處理,常見于火山巖或沉積巖中。”
“我們可以用肉眼分辨的方法進行初步判斷,硫化鎳礦多呈暗褐色或鉛灰色,具有自形、半自形中粒結構,塊狀構造。”
作為一個泥腿子出身的高級軍官,王近山聽得津津有味。
“而紅土鎳礦,主要由鎳褐鐵礦組成,含鐵高、硅鎂低,鎳含量較低,只有1~4,需經焙燒或直接冶煉。”
“這類礦石多分布于超基性巖風化形成的礦帶,常見呈紅褐色或土狀結構,豆鮞狀構造。”
“大家可以按照這種方式去尋找,硫化鎳礦風化后表面孔隙發育,氧化后呈金黃、紅紫色,而紅土鎳礦風化后呈黏土狀,含鐵量高。”
當然,這種方法僅適用于初步判斷。
一番話下來,夏曼的目光不由多了幾分敬佩之色。
敢情,林天是個地質專家?
林天沒有注意到夏曼的愛慕眼神,他繼續說道:“鉻鐵礦比較容易分辨,它通常呈鐵黑色至棕黑色,條痕為褐色,表面具有半金屬光澤或金屬光澤,部分因氧化可能呈現土狀光澤。”
“多呈粒狀、塊狀、浸染狀或條帶狀集合體,部分可見八面體形態。”
“常與橄欖石、蛇紋石、磁鐵礦等礦物共生。”
“至于錳礦是主要錳礦石類型,顏色多樣深灰、灰綠、淺棕等,質地堅硬,斷口平滑,手掂較重。”
“其表面常因風化形成大小不等的錳塊或錳粒,散布于地表或溪流中。”
“最后就是鉬礦呈鉛灰色,具有金屬光澤,呈細鱗片狀結構,通常以條帶狀構造存在。”
“常與黃鐵礦、石英等礦物共生,形成細脈狀或團塊狀結構。”
“大家可以按照我剛說的辦法初步判斷,一旦找到了,大家標注地點,然后通知工業部(資源局)的人過來確認。”
“大家都聽清楚了嗎?”
“清楚了!”
“出發!”
隨后,林天根據前世的記憶:以沈陽為中心,150公里半徑內,就有著名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盤錦、糧煤基地鐵嶺。
所以,煤鐵礦基本不缺。
在后世探明的煤儲量達18億噸,石油儲量為3億噸,鐵礦儲量為2500萬噸。
林天只需要把地址給張萬金即可。
而今天林天要去的地點是營口大東。
……
有人知道營口大東盛產什么最多嗎?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