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我想問一下,你們行軍打仗最理想的口糧是什么樣的?”
“這……我得好好想想!”
王近山經歷了草地,也經歷了抗戰時期,更經歷了解放時期。
作為一個老兵,王近山思索了片刻后回答道:“過草地的時候,我們的軍糧主要有青稞面、炒面、野菜、樹皮、草根、皮帶、牦牛骨等等。”
“當年的情況十分惡劣,老子作為團長實在是搞不到糧食了就下令縱兵搶糧……結果直接降為伙夫。”
“后來,到了抗戰時期,日子過得稍微好點……守住一條公路,小鬼子就給我們送吃的喝的!”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我們的伙食也好起來了。”
“那時候,部隊作戰時主要依賴炒面、炒米等傳統干糧。”
這類食物制作簡單、便于攜帶,但營養價值較低,難以滿足長時間作戰需求。
“吃的老子口干舌燥……”
“以我看,既然是軍糧首先要攜帶方便,其次是能補充能量,要是能吃上一口熱乎的那就最好了!”
“不過,基本不可能……”王近山心里清楚。
在戰場上想吃上一口熱乎的很難。
特別是以我軍的戰術……更加不可能。
林天笑了笑:“老王,有我在,就沒有什么不可能的。”
隨后,兩人走到食品廠的門口。
門衛是一個老大爺:“你好,請問你們找誰?”
“大爺,你好,找你們廠長張德福,我們是東北軍工部。”
解放后,東北的工廠主要由東北軍工部統一管理。
“軍工部的?”大爺一愣一愣的,下一秒才反應過來,這可是大人物啊。
“長官,快,快,你們請……”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