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朝會上的風波,不僅打擊了想要奮起一搏的清流官員,同樣也讓張瑞圖心情大為郁悶起來。
對于督撫防區的調整方案,他是持保留態度的。畢竟在防區的重新劃分過程中,北方籍貫出身的督撫占據了一半以上,這無疑是一種人為打壓南方官員的手段,畢竟南方出身的官員人數遠超于北人。
而對于國務委員大會這個新設機構,張瑞圖更是極力反對。這個黃立極提出還不到數日的想法,硬生生的在內閣強行通過,不但體現了黃立極這個首輔權力過大的隱患,還讓張瑞圖意識到,一旦國務委員大會成立之后,他這樣的普通內閣閣臣說話,就更沒有人聽了。
張瑞圖再次想起了,昨晚陸澄源為自己分析的事情,他不由心念一動,在同僚還在附和皇帝之際,突然出聲說道:“陛下,這些日子以來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導致不少官員受到蒙蔽,在昨日朝堂之上出乖露丑,說到底還是朝野之間訊息不暢所至。
若是我內閣及各部官員都能如陛下一般,能夠提前得知這大明時報反應上來的下情。昨日朝會之上,也就不至于發生如許誤會…”
朱由檢突然打斷了他問道:“張先生想要說什么,不妨直說吧。”
張瑞圖沉吟了片刻,才恭敬的說道:“臣以為,既然大明時報已經不是從前的東廠,這了解民間輿情對我等治國定策又極為要緊,再將大明時報放置于翰林院之下管理,恐怕就有些明珠暗投了。不如將大明時報轉到內閣名下直接管理,也好讓我等輔助陛下時,不至于再行差踏錯。”
原本還有些議論之聲的室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包括黃立極在內的閣臣都看向了皇帝,若張瑞圖說的是其他事情,他們大約還不會那么關注,但是說到大明時報的歸屬權,這些閣臣們倒是都心神不寧了。
坐在這里的各位閣臣雖然仕官經歷各不相同,但是對于官清流引導輿論,打壓政治對手的巨大作用,他們全都心知肚明的很。
這些日子京城發生的這些風波,讓這些閣臣們終于開始正視大明時報的地位,意識到這份報紙并不是皇帝一時興起的玩物。而曾經在朝堂上呼風喚雨的清流力量,被大明時報輕松擊倒之后,如何將大明時報這樣的輿論喉舌控制在內閣手中的想法,也并不是只有一兩個人這么想。
只不過,眾人都沒有料到張瑞圖會這么快就跳出來,直接向崇禎要求大明時報的管理權力而已。不管張瑞圖的請求得到什么樣的回復,對于其他閣臣來說,都是樂于見到張瑞圖為他們投石問路的。
朱由檢看了一眼其他閣臣的神情,不由漫不經心的對著黃立極問道:“黃先生你也支持張先生的想法么?”
黃立極小心的看了一眼崇禎的神情,方才斟酌的說道:“大明時報原是宮內興辦,而后令翰林院進行協助創建的報紙。說起來這大明時報社,臣也不知究竟算不算朝廷的衙門。
朝廷對于大明時報有撥款,還有調撥官員任職的義務,但是大明時報的運營和刊登內容,朝廷卻無法進行任何監督。
而自去年起,大明時報社還增添了對天下報刊書籍的出版審查和管理等責任。這要是說大明時報社不是一個衙門,恐怕也難以服眾。
既然陛下詢問于臣,臣以為長公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以大明時報今日所擁有的權力和影響力,總還是將之納入到朝廷的正式體制之內比較妥當。
若是陛下認為,大明時報不納入朝廷的正式體制為好。那么臣也希望能夠將大明時報和大明時報社的一些權力進行拆分,應當歸屬于朝廷權力的部分另外設立一個部門收歸朝廷管理,則今后不會出現大明時報的文章和朝廷政令沖突的問題。”
朱由檢看了看其他閣臣,不由微笑著說道:“既然幾位先生都有將大明時報納入朝廷體制的想法,朕自然會遵從于各位先生的意見。
那么內閣就拿出一個完整的方案出來,只要朕覺得可以,自然會同意。不過朕要事先申明,朕同意將大明時報納入體制,不代表朕允許有人將大明時報變成個人的輿論喉舌。
對于大明時報辦報方針的制定,和報社主編等人員的任免,必須要得到朕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