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明這樣擁有遼闊疆域的國家,30萬陸軍是無法護佑住整個國家的安危的。如果一個國家連國民的基本安全都保障不了,談論軍隊的權力過不過大,朕覺得毫無意義…”
楊嗣昌顯然沒能預料到皇帝的轉折會來的如此之快,一時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了。不過他畢竟在陜西接觸了一些地方民情,知道崇禎說的軍隊弊癥并不是信口開河。
他希望能夠明晰三個衙門之間的權責,本意也是想要壓住武人勢力的過于膨脹。畢竟他在陜西時,可是見過那些將門子弟將邊軍將士當成了自家的奴仆驅使,這還是在**謀部對西北邊軍進行軍紀整頓之后。
就是這樣的邊軍,不少官員居然還在他面前稱贊,現在邊軍的風氣好了許多。之前延綏鎮的賀人龍的部下,據說除了賀人龍之外誰也指揮不動,儼然是一副國中之國的姿態。
楊嗣昌這才想用限制權力,明晰職責的方式,來控制住**謀部的膨脹。但是崇禎的想法和他并不相同,在皇帝的眼里,**謀部是代表著朝廷去控制軍隊的機構,而不是各地軍隊在朝堂上的代表。
楊嗣昌還在思考著皇帝話語中的含義時,朱由檢卻已經轉移了話題說道:“楊卿你來的也正是時候,其實就算你今日不來,朕也打算召你來商議一件事。”
被打斷了思路的楊嗣昌趕緊向著皇帝拱手說道:“還請陛下吩咐。”
朱由檢看著他認真的說道:“楊卿身為兵部左侍郎,不知道關于衛拉特部的情報,你了解有幾多啊?”
楊嗣昌略一思索便回道:“回陛下,兵部受到的關于衛拉特部的消息是,和碩特部的鄂齊爾圖受我大明冊封為車臣汗和衛拉特之汗的封號之后,于今年8月召集了衛拉特諸部首領在烏魯木齊召開盟會。據說盟會召開的還算成功,衛拉特諸部首領認可了鄂齊爾圖車臣汗為衛拉特之汗。這是臣所知道的全部消息。”
朱由檢聽罷,便對著一邊的呂琦做了一個手勢,呂琦便走到一邊的文件柜中找出了一份文件交到了皇帝面前。
朱由檢將這份文件推到了楊嗣昌面前說道:“這是有關衛拉特盟會的詳細資料,你可以看一看。
總的來說,這場盟會雖然還算成功,但也是建立在妥協基礎上的。諸部首領雖然支持鄂齊爾圖車臣汗為衛拉特之汗,但是并未認可衛拉特之汗對諸部臺吉有懲罰之權力。
在我們的建議下,衛拉特諸部臺吉決定設立衛拉特長期忽里臺,用于決斷衛拉特諸部的內外事務。衛拉特四大部設有36名忽里臺議員名額,其他諸部則擁有16名議員名額。
為了獲取準噶爾部的支持,巴圖爾琿臺吉成為了副汗,并成為了明年攻打哈薩克人的大軍統帥。衛拉特之汗下面除了副汗之外,還將設有四位大臣,一是軍事大臣,二是財政大臣,三是內政大臣,四是司法大臣。
這四位大臣的人選由衛拉特之汗和副汗各自提出人選,然后交由忽里臺進行表決。在忽里臺大會經過了四次表決之后,軍事大臣由書庫爾岱青擔任,司法大臣由賽音吉雅擔任,但是財政大臣和內政大臣卻無人愿意出任。
大約是衛拉特并無財政可,但卻又要負擔忽里臺大會和汗庭的支出,財政大臣就成了一個貼錢的職位,因此并沒有首領愿意出任這一職位。
內政大臣也是一樣,衛拉特此前并沒有一個行政機構,衛拉特之汗也約束不到各個部族內部的事務,因此也沒人愿意擔任這個空頭職位。
所以最后這兩個職位都被推給了鄂齊爾圖車臣汗親自任命,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所以,南疆督軍樊一蘅和鄂齊爾圖車臣汗進行了磋商,決定由大明派遣官員擔任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政治顧問,幫他建立財政系統和行政機構。
朕打算派你和呂大器前往衛拉特和碩特部,作為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政治顧問,分別擔任內政大臣和財政大臣一職。另外朕還會調撥一批內地的官吏給你們,協助你們在北疆建立起行政和財稅機構,并設立一所培養官吏的學校,吸納衛拉特各部的貴族子弟,讓他們接受大明的教育。
你們在衛拉特部的任職,關系到北疆衛拉特諸部能否和平的并入到大明的體系之中,所以朕希望你能夠仔細的考慮清楚,是否愿意接受這個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