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沿著基隆河曲折而顛簸地向西南方向的臺北市駛去,這輛黑色的福特牌小轎車內還算是寬暢的,因為里面除了韓奇親自駕著車之外,只坐著張賢、田秀秀和小梅;而熊三娃與押送他們過來的那兩個特務都在后面的那輛車里。
在汽車的震動之下,小梅不知不覺中已然躺在張賢的懷里睡著了,張賢抱著她雖然覺得很累,但是卻舍不得放下,對于他來說,小梅就是自己的女兒,他有著如同憐愛小虎一樣的愛憐之心。田秀秀坐在張賢的身邊,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仿佛生怕他再一次跑掉消失了一樣,只是坐在這個車里面,還有著韓奇的存在,便是張賢與田秀秀想要親熱一番也不可能。
張賢就坐在韓奇的身后,盡管韓奇故作興奮的對他問長問短,問詢著他與熊三娃乘坐海船過來時一路上的見聞,但是張賢卻十分敏感地感覺得出來,韓奇的問話實際上還是有些心不在焉,顯然他的心里還藏著什么心事無非開口。其實仔細想一想,以韓奇此時的身份,完全沒有必要親自來當司機為他開車,他之所以如此安排,定然是另有深意,或者說就是為了方便他們之間的談話。
也許是問得累了,韓奇終于是閉上了嘴巴,車內難得的出現了一陣沉默,張賢轉過頭,與田秀秀對視了一眼,終于還是問出了口來:“韓大哥,不知道上面會對我作出什么樣的處理呢?”這也正是他一路上過來的時候所想的,實際上就是關于自己的出路問題。
韓奇沒有馬上答話,而是減慢了汽車行駛的速度,一只手扶住方向盤,一只手卻探到了搖下的車窗之外,迎著風的阻力,好象要努力地將之抓到一樣。問完了這一句話,張賢便在耐心地等待著,他可以想得到這個問題對于韓奇來說的確有些難回答。顯然,這個問題也是田秀秀所關心的,只是好象她已經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一樣,在張賢問出這句話來的時候,手便在不知不覺之間又緊緊地握了張賢一下,就好象渾身都在哆嗦。
良久之后,韓奇才從車窗外縮回了手,咳嗽了一聲,清了清自己的嗓子,這才道:“阿賢,在你回來之前,我就已經跟你交了低,我是希望你能夠繼續回到國軍里面來,你畢竟還是一個少將身份,當初也是響當當的十一師師長!”他說著,然后又嘆了一口氣,稍作停頓,還是道:“我雖然想得很好,但是,有些事情卻無能為力!”
張賢馬上明白了過來,不由得啞然一笑,道:“多謝韓大哥費心了,呵呵,其實不回國軍里,也許對我來說才是最好的,當一個平民百姓,我就已經非常知足了!”
韓奇卻緩緩地搖了搖頭,發出了一聲苦笑,告訴著他:“阿賢呀,以你這樣的身份,只怕想當一個平民百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張賢的心頭不由得一緊,看來他最不愿意出現的結果終于還是到來了。他強自鎮定著,平靜地問道:“那么,他們要怎么來處理我呢?”
韓奇又是一陣沉默,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但是張賢身邊的田秀秀卻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淚水,泣聲地道:“他們說你**,而且已經在軍法處立了案!”說著,已然哽咽了起來。
聽到這種結果,張賢反而沒有了先前的不安,坦然了起來,這個結果也曾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當然也知道**的結果會是什么,只是在這個時候,他不由得當先的笑出了聲來。
“你還笑?”張賢的笑聲引得韓奇與田秀秀一起莫名其妙,韓奇不由得問著,流露著心頭的那份焦慮。
“我不笑還哭嗎?”張賢有些無可奈何地回答著。
田秀秀也忍不住地埋怨起來:“阿賢,大家都為你的事著急的要死,你怎么還能夠笑得出來呢?”
張賢點了點頭,卻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對著田秀秀與韓奇道:“我知道大家都是為我好,都在為我擔心,其實呢,就算是按照軍法處給我立下的罪名,也不為過,畢竟我當過解放軍,還當了共軍的營長,只這一條罪過就足可以判我死刑!但是,我張賢作人向來是行得端,坐得正,于國家民族不利的事從來就沒有做過,便是對于昔日的戰友同袍也從沒有對不起過,天理昭昭,此心可鑒!只是我們身處在這個亂世之中,總有很多的事是身不由己的,是對是錯其實我自己也無法分辨,不過,對也好,錯也罷,都已經過去了,想要后悔也不可能的。只是有一點我始終堅信,老天爺還算是公平公正的。想一想那些已然逝去,已然犧牲的戰友同袍,我張賢能夠活到現在,已然是上天的恩寵了,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也經歷了許多世事的輪換與蒼桑,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聽完了張賢的這一席話,韓奇與田秀秀都默然無語了起來,他們同時明白了張賢的心跡,這說明他已經把人世之間的無常看得十分得淡泊了,便是連自己的生死也置之度外,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體會得到的,這就是一個人的升華,是一個人的頓悟。
見到韓奇與田秀秀都不再說話,汽車里的氣氛再一次沉悶起來,張賢又笑了笑,問道:“韓大哥,你這次是送我去監獄還是什么地方?”
韓奇有些尷尬,最終還是答道:“是看守所!”
“呵呵,這跟監獄沒什么兩樣!”張賢隨口答著,心里頭說不出來的一種郁悶,只是卻不想當著秀秀與韓奇的面表現出來,所以他的臉上還堆著笑容:“上一次我被收押在看守所,還是在武漢呢!呵呵,那一次也多虧了韓大哥幫忙,只讓我在那里面住了不到半個月就出來了!”
韓奇知道張賢所說的那一次是張賢當十八旅旅長的時候,因為戰事不利放走了馬文龍的部隊,所以才會受審。不過仔細地想了想,如果當時那項指控張賢的罪名真得成立了,也許張賢也不會受得這么多的苦,可能早早地便脫離了國軍,帶著一家老小遠走他鄉了,也不會再去經歷失敗與被俘,痛苦與絕望,妻離子散以及如今這種難熬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