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干爺也很有速度,托羅村長在村里買了塊宅基地,說等開春土化了就要起房子。
所以說,干爺爺也是他們小安村人。
王德善盤算了一下,點頭道:“等那天,咱也去湊個熱鬧,沾沾喜氣。”
……
戚五定親這一日,小安村熱鬧的很。
戚家請了崔娘子來操辦可是找對了人,崔娘子將定親張羅的熱熱鬧鬧。
康家兩個兒子頭一日就回了。
崔娘子特意派了自家兩個兒子大狗子和小狗子過去幫忙,不做別的,就幫著打水燒水。
康家兩個兒子,從頭到腳洗了兩遍,那倒出來的泥湯子沒在雪地里,一片黑一片灰……
總算收拾出個人樣子。
康家整整齊齊的亮相,滿村人這才瞧清這家人的長相,清清秀秀的。
大人就不說了,糟踐得夠嗆,小孩子養了一陣,有了點原來的模樣,干凈,皮子也白,不似村里的小子丫頭們,捂了好些日子也沒捂白。
大家伙都夸戚家好福氣,康家大丫好相貌。
閆老二是搭王公公的車來的。
王公公與村里人一起給戚家和康家都隨了禮。
他沒多給,隨了村里人的例。
閆家和戚家關系厚,村子里都知道,閆老二兩邊都隨了厚禮不說,戚家康家兩頭他都添了東西。
戚家這頭他在永寧城訂了兩擔喜餅。
康家這頭他添的更貴,給康家大丫添了個炕柜。
木料雖是尋常,可上面描了花草圖紋,這炕柜的身價一下就漲上來了。
康老爺子無比感激,他們漁州厚嫁成風,眼下康家雖傾盡所有為大孫女備嫁,可底子空空,買了這頭就顧不上那頭,更別說像樣的家具了。
有這描花的炕柜擺著,等大孫女出嫁那日,他們康家面子上也好看。
他曉得閆老二是因著戚五,可康家得記著這個情。
是以,等禮都走完,康老爺子都等不及開席,就將兩個兒子喊過來,一一指給閆老二看。
“這是老大,這是老二……寅禮寅之,這是咱村閆家的老二。”
康老爺子知道閆老二叫閆懷安,可他不是土生土長的小安村人,是受了村里庇護的犯官親眷,不敢托大,是以,含糊著以閆家老二來介紹。
康寅禮和康寅之雙雙行大禮拜見,可給閆老二嚇了一跳。
“趕緊起身趕緊起來,這這……禮重了,我受不起……”閆老二趕緊將二人扶起。
康寅禮也就是康家老大,臉瘦的都脫相了,“閆二爺,康家受您大恩,請受我們兄弟一拜。”
康寅之倒是比他好些,雖然瘦,精神頭還好,瞧著眼睛尤其亮,很有神。
跟著他大哥又拜了下去。
這回閆老二可不干了,有些責怪道:“康大,你們喊我閆二,閆老二都行,可別爺,這不是埋汰我么,咱以后都一個村子住著,別外道,戚家哥仨是我閆老二的兄弟,你家和戚家做了親,以后咱也跟親家一樣。”
康老爺子說道:“閆二,我這兩個兒子,你要是瞧得上,以后就給你和閆秀才當個跟班,跑跑腿,給他們口飯吃就中,也讓他們好好瞧瞧,正經日子究竟是咋過的。”
“您老這話重了,兩位兄長都有大才,跟著我和大哥,屈才了。”閆老二假模假樣的說道。
他這不是頭一回見康家兩兄弟了。
見過也打聽過,康家老大確實有才,科舉之路和高考似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人家康家老大學出來了也考出來了,至于犯的事,他哥也打聽清楚了,只能說運氣不好,讓人推出來當了炮灰。
康家老二讀書差些,人還有些……虎……
就挺不像南邊人,反而和北方人脾氣挺像,聽聞以前康家沒敗落的時候,也挺混的,跟過師傅,學了兩下拳腳功夫,然后就覺得自己無敵了,成天惹是生非,他哥沒少給他平事……
閆老二打聽之后吧,就覺得康老爺子這人挺有意思的,按他的想法,想讓他家老大跟著他哥,老二跟著他,康老二練過拳腳,可不是有把子力氣么,在采石場鍛煉了幾年,也確實能干活。
但他有不同的想法。
他要個能干活的,能打架的干啥?
家里的活,是容嬤嬤不能干,還是他閨女不能干?
地里的活,是三寶不能干,還是他閨女不能干?!
再說打架,是戚家三兄弟和他不鐵還是打架不頂事?
還有他閨女……
他身邊不缺能打架的!
就康老二這樣的,能不能接下他侄女婿一拳都兩說。
呃,說到這里,他要是從戚家那邊論,平白就矮康家一輩,好在大家只是關系好,沒和戚家三兄弟真拜了把子,不然還真不好和康家各論各的。
他現在給自己定下了目標,要好好讀書,考科舉。
正需要康大這樣的飽學之士。
康老爺子以前是教書的,給村里孩子們也教的很好,專業更對口,可老爺子歲數大了,他總不能帶著他東奔西走,康大就不一樣了,真收了他當跟班,他就等于有了個隨身家教,還有就是,康大以前是當官的,別管這個官成不成功,這里頭的門道他總清楚些吧,在他旁邊也能幫他掃掃盲。
至于他大哥,閆老二覺得有康大沒康大都一樣,看看他大哥在虎踞,混的是如魚得水。
也就是他老師先當了虎踞的父母官,有個先來后到,不然換個新的大老爺你看看,他哥能給新大老爺架空了信不信!
“康老爺子,康大和康二的贖差你別擔心,上下我都打點好了,也不用等足了日子,等過完年衙門開筆,這事就能辦得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