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大的加強了關(guān)內(nèi)和關(guān)外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僅是經(jīng)濟上,更是文化上,大量蒙古人開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為日后融入漢地打下了基礎(chǔ)。
朱由檢現(xiàn)在就是想加快這一進程。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guān)竅,王夫之豁然起身道:“陛下,臣請旨出關(guān),實地查看歸化城等地實況。”
朱由檢擺了擺手道:“這些事你們自己商議就是。”
“另外就是這次的征倭之戰(zhàn),報刊也要出人,隨軍東征,將所見所聞刊登在大明報刊上,以開我大明百姓眼界。”
“陛下,臣愿隨軍出征。”
顧繼坤也站了起來。
瞿式耜苦笑道:“看來瞿某只能留京了。”
朱由檢起身,對三人道:“行了,該說的都說了,朕就不打擾你們了。”
說完,他又看向顧繼坤。
“對了,大軍已經(jīng)開拔,卿想要隨軍的話,得抓緊時間了。”
在三人的恭送聲中,朱由檢邁步出了文淵閣。
似是想起了什么,朱由檢的腳步一頓,轉(zhuǎn)頭對三人道:“太子和皇次子再有兩年就該出閣讀書了,朕有意在宮里重設(shè)大本堂,卿等可莫要忘了精研學(xué)問。”
直到朱由檢走遠,三人這才反應(yīng)過來。
王夫之直起身,對瞿式耜問道:“起田兄,陛下剛才是什么意思?”
瞿式耜苦笑道:“陛下準(zhǔn)備為太子選老師了,只是……”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若有所思。
……
耽羅島。
周王、鄭王、唐王、潞王、魯王、德王、衡王等魯豫兩地的藩王,盡皆齊聚在港口。
看著一艘艘艦船拔錨出海,唐王朱碩鐄輕嘆一聲,轉(zhuǎn)頭對朱聿鍵道:“長壽,這次出海本王就不去了,由你領(lǐng)兵出征。”
朱聿鍵躬身應(yīng)道:“孫臣遵旨。”
朱碩鐄幽幽道:“本王已經(jīng)上書朝廷,留在京城養(yǎng)老,唐王之位就交給你了。”
“孫臣尊……”
“啊?”
有些后知后覺的朱聿鍵,猛地抬起了頭,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爺爺。
要知道,自己這位祖父,可是一直看不慣自己父子,一心想要將王位,傳給自己那個賤婢生的叔叔,現(xiàn)在這是……?
難道真的被陛下給嚇著了?
朱碩鐄看著不遠處正在登船的唐王府護軍,語氣平靜道:“這兩年本王也看出了,唐王府,或者是以后的唐國,想要傳承下去,唯有將王位傳給你。”
“遍觀我唐王府,也唯有你小子胸有溝壑,有王者志氣,余者,包括你父親在內(nèi),盡皆了了。”
“正好你父王身體不適,索性就將王位交給你了,本王帶著你父王回京頤養(yǎng)天年。”
“你那些叔父、兄弟,能用著就用,不堪用者,就給他們一筆銀子,讓他們做個富家翁吧。”
“祖父……”
“海邊風(fēng)大,本王就先回了,這里就交給你了。”
說完,朱碩鐄在內(nèi)侍和親兵的簇擁下,徑直離開了碼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