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夫婦謝世后,金家的產業自然由女兒女婿繼承。其間,金茂生絲綢商行有所發揚光大,還辦起一間印染坊和一個有幾十臺木制絲綢織機的織坊,成為姑蘇屈指可數的大商巨賈。
吳太與甄士隱隔壁為鄰,兩人知交甚厚,經常在一起舞文弄墨、下棋作詩,似與神仙一般。
葫蘆廟一場大火,吳太家也和甄士隱家一樣,同遭祝融之災,其店鋪、染坊、織坊及所有財產俱遭火焚。吳太夫婦和襁褓在懷的三歲兒子吳金玉幸免于難。這是不幸中的大幸!其店鋪、織坊的員工和燒飯的婆子們,就樹倒猢猻散了。
據當地習俗,凡遭受火災的人家,是屬不祥之兆,不能進入別人家中食宿。吳太一家三口,無安身之處。禮儀之邦的姑蘇百姓,自發為吳太等受災人家送來茶水飯菜,還有許多漢子拿來用稻草編織成的蓋苫和竹子搭起草棚,供他們安身。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這場大火過后,姑蘇地帶猛刮大風,幾陣狂風,把吳太的稻草棚刮翻在地,緊接著瓢潑如注的大雨下個不停。迫于無奈,吳太夫婦只好懷抱著三歲的兒子,冒著狂風暴雨,踏著泥濘的道路,向百里之遙的湖岸村走去,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老家,重操父母舊業,從事農桑漁牧。
月升當空,夜過二更,老漢還在深沉地回憶著三十多年前的心酸往事。這時,金氏想起兒子的婚姻大事,就急匆匆地走出房間,向還在發呆的老頭說:夜已深了,天也涼了,你還在這里發什么呆!快進屋里去。玉兒今天終于回家了,趁此把他的婚事定下來!
吳太聽了老伴說到兒子的婚事二字,仿佛如夢初醒,忙問:金玉睡了沒有
還在看書。金氏面帶愁容說。
快把他喚來,我有話對他講。吳太焦急地說。
我去叫來,你要好好地開導他!金氏輕聲地說。
這我心中有數,快!吳太發急地說。
吳金玉今年三十九歲了,在二十歲那年的十二月十二,與本縣盛澤的盛小姐結了婚。這位新娘人貌秀麗,品行端莊,心地善良,十分賢惠。婚后夫妻和睦,生活幸福。至第三年的七月十四,盛氏在分娩時難產,不幸母子同時離世!
噩耗如晴天霹靂,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瞬間哭聲驚天、悲慟撼地,似一把鋒利的鋼刀刺入全家人的心,尤其是對吳金玉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當時呆若木雞,淚如泉涌,一天一夜未說一句話,未喝一口水,未吃一粒飯。這可急壞了老人,慌亂了左鄰右舍。至第二天晚上,他開始說的第一句話是:是我害了她!是我害了她!!我不應該娶妻,更不應該生孩子,害了這么個好女子,罪過,罪過,真是罪過!!
從此之后,他一再表示:終生再不續妻,再也不能害別人家的女孩子了。這樣一擱就十七年了。這十七年來,父母為他的婚事不知操了多少心,說過多少話,流了多少淚。前后介紹過十六位姑娘給他,都被他一一地拒絕了。今晚說的是第十七個了。
不一會兒,金氏引金玉從里間出來。他見父親臉色陰沉,目光呆滯,知是為其婚姻之事,就輕聲地問:父親,叫孩兒來,有什么事情吩咐
吳太看了兒子一眼后,手指竹椅子,說:坐下,有話對你說。
兒子在京城做買賣,生意尚好,今帶來銀票三百兩。金玉有意避開婚姻之事,把話題扯到生意上來,接著說,這次來蘇州想再進點貨去,請父親……
不要說了!吳太愁容滿面地打斷了兒子的話,接著說,不要說做生意的事,銀子多有什么用人是無價之寶,無后是吳門的不幸和恥辱!
孩兒理解父親的心,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你今年已經三十九歲了,古訓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你要知道你既姓吳,也姓金,是吳、金兩家的玉。吳、金兩家只有你一脈,你再不娶妻傳子,我吳家和你母親的金家由誰來繼承香火我已經老了,快要去見老祖宗了,但是我死后有何面目去見吳、金兩家的父母和列祖列宗!老人越說心情越沉重,語氣也越來越激動。聽其沙啞的聲音,便知道他眼在流淚,心在流血。他干咳了兩聲后,接著說:我死了不要緊,六十多歲的人了,死不足惜,只是死不瞑目!
孩兒知道,完全明白父母是為了我,也是為了這個家。金玉低聲地說。
明白就好,你不能這樣糊涂下去了,也不允許你再糊涂下去。你要擔當起繼承吳、金兩家香火的責任來,使香火代代相傳。吳太聲音顫抖地說。
金氏聽老伴說得動情,便淚如雨下地說:玉兒呀!你父親為了你的婚姻,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整日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因此天天喊腰酸、夜夜叫背痛。你看你父親人也老多了,六十多歲的人,看上去七八十歲的樣子了,真叫我心痛喲!
孩兒知道,都是我的不孝。金玉感動得流淚。
你也不是個小孩了,應該知道父母為你的婚事多著急、多憂心。現在吳興縣南潯鎮有位姓汪的小姐,出身好,模樣兒十分標致,又識字又賢惠,是一位難得的好女子。金氏用手絹擦了擦眼中的淚水后,繼續說,這位汪小姐,因為未婚夫去世,她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婆家,所以等到了今年二十九歲。我和你父親一致看好她,是最合適不過了,再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了。
孩兒理解父母大人的良苦用心……金玉說。
理解就好,就要你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就要你娶妻生子。吳太嚴肅地說。
孩子!你要聽父親的話,應允這門親事了吧!金氏含淚說。
不用多說了!吳太打斷金氏的話說,婚姻大事歷來都是由父母做主的,父母不是強逼你成親,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我死得瞑目,為了死后有臉面見死去的祖宗!不容許你再說混賬話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父母只得替你做主了。
說到這個地步,三人同時流出了淚水。金氏聲音顫栗地重復說:孩子呀!不是父母委屈你,你要為這個家著想,為你父母著想,聽父親的話,應允了吧!
孩兒知道了。金玉含糊回答。
知道就好!就是要你知道這個道理。吳太聽兒子說出知道的話,見金玉流出激動的淚,再沒有往常孩兒決不再續的混賬話了,以為兒子已經醒悟過來,當是應允了。他那繃得很緊的面孔,開始露出希望的輕松,所以果斷地說:就這樣定了,明天是八月十六,剛好是雙月雙日,又是黃道吉日,由李媒婆陪你到浙江吳興縣南潯鎮相親去。再過兩天是八月十八,把聘禮送過去,定于下個月,即九月十八完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來得及的。
父親講的話十分明確,而且認真嚴肅,根本沒有給兒子思考的余地和講話的機會。的確,金玉也無話可說。他看見父親已經蒼老多了,想想父母的話,句句都是肺腑之,字字都在情理之中,真是動人心弦、催人淚下!他完全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再也沒有理由可拒絕了,所以心情惆悵地一話未說,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自己的房間。
老人如釋重負,懸在胸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全身感到舒服多了,便與金氏回房休息,由于精神上的放松,一躺下就睡熟了。
金玉回到臥室,思緒十分混亂,后平靜下來,思忖著明天準備去南潯相親的事。他主意定下,便準備上床睡覺,剛想吹燈時,偶然看到桌上放著亡妻秀秀的梳妝盒,遂想起盒內有一本已經裝訂的《詩詞集》。他心不在焉地隨便拿來翻看,當打開第一頁,映入眼簾的是她用那秀麗小楷寫的詞《長相思》一首。他念著:
長相思,長相思。夫婿未歸誤妾期,難眠夜半時。思離漓,思離漓。徹夜無眠晨日曦。相思訴與誰
此時的金玉激動得雙手發抖,聲音沙啞。他停了片刻,再翻開第二頁,見她寫有七一首。他垂淚而念:
太湖夜色泛漁船,漁火星光共水天。
月浸湖中波蕩漾,鷗翔水上舞翩躚。
晚歸早出漁家樂,春去冬來從賈憐。
燕子雙飛雙息宿,妾身獨臥夜無眠。
吳金玉再無心思細看各首詩詞和曲子了,只是毫無目的地亂翻一通,當翻到最后一頁,見是他自己作的詩稿:
寒風颯颯雪漫漫,地暗天昏舉足難。
死別生離嘆自苦,誓再不續儔鸞。
此時的金玉,想起了當時與愛妻秀秀情深如海、義重似山的情境,又看到自己曾經立下再不續儔鸞的誓,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最終還是改變遵父命、再續妻的打算,選擇了出走逃避之路,趁父母熟睡之時,即刻起身,回到京城去。他慌慌張張地研墨提筆,寫下留,表明自己尚未愈喪妻之痛而離家去京,于明秋時節回家盡孝,懇請父母親見諒,并留下幾張銀票。
他匆匆忙忙地整理行裝,帶上少量用品,輕裝上陣,偷偷地從后門走出,約走了四五百步路,心有內疚:這樣不告而別,太對不起年邁而慈祥的父母,這樣對待老人,未免太殘酷、太不應該了!于是他幾經駐足回首,看看天色將明,仿佛前路有人召喚,便狠下決心,雙膝跪地,向父母及祖宗拜了三拜,并念:恕兒孫不孝,深感愧疚!請求祖宗寬恕,保佑家門吉祥、父母康泰!說后,他搖了搖頭,就匆匆地向前走去。
在秋高氣爽的中秋夜晚,月色分外明媚,星光閃爍,輕風習習,一群野鴨從頭上飛過。此時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
水邀中秋華月明,漫天星斗閃晶瑩。輕風伴送上京行。野鴨高飛啼夜景,小橋流水稻蛙鳴。太湖處處總關情。
——《浣溪沙》
金玉無心欣賞秋色晚景,更無心聆聽悠揚的歌謠,只顧自己匆匆往前趕路。當走到平望附近時,東方已經拂曉,朝霞映紅天空,顯得格外壯麗,他觸景生情,口吟七古風一首:
中秋夜晚月明中,今日朝霞格外紅。
丹桂齊芳無我份,愁離悲別路匆匆!
當他來到平望街時,忽然聽見人聲嘈雜、黃狗狂吠,眺望三角街,看見有十幾個衙役身佩腰刀,押著一個蓬頭散發的女人,飛快地向他的方向走來。他忙退到旁邊立著看,見這婦人生得面善,不像淫婦惡女。她面如土色,淚似雨下。不知其身犯何罪遭此不幸!他帶著好奇和同情的雙重心理,緊跟其后,向吳江縣城走去。
約走了兩個時辰,到達吳江縣城。城中百姓看見,衙役綁著女犯人進城,沿街擠滿看熱鬧的人。有人說:新知縣賈大人上任才幾天,就抓來了女犯人。好奇的人們蜂擁地尾隨其后,想進去看看新知縣是怎么審案的,更主要的是想知道這婦人到底犯了何罪。
當走到縣堂門口,衙役們把這婦人推了進去,把所有看熱鬧的人擋在外面。吳金玉就緊跟在女犯的后面,是第一個被擋住的人。他只好帶著疑惑不解的心情離開吳江縣,踏上去京城的道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