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今兒是父親去世五十日忌日,要去燒紙,家里來親戚,忙了一天,替換的晚了。明兒我盡量雙更吧。
悠悠歲月10
長子不離家這話雖然也對,但如今不是過去,習俗多少是有些更改的。也看各家的情況而定。如今多數的時候,都是父母跟著小兒子過的。
家里的孩子多,大的和小的年齡相差大。子女的婚姻問題,都是大問題,解決一個算是完成了一個的任務了。直接分出去叫自己去過活,更符合現如今的情況。大的結婚了,小的還沒成年。要負擔沒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兒媳婦肯定有想法,干脆分出去了。而做長輩的,只要還有勞動能力,沒有說叫大的養老的說法。還得繼續努力,把小的再撫養長大,給他娶妻看他生子,到了這份,老人才真的成了老人了,順便跟著小的一塊兒生活。
金家老兩口想的也是這個。老五才十六了,婚事少說也得四五年了。要是老大不分家,他們跟著老大家,那老五怎么辦?看哥嫂的臉子過日子?
還有更現實的問題是,要是如此,老五結婚的房子怎么辦?
老大如今沒債務,手里多少還有點錢,不管是再借點還是怎么著,弄個院子簡單的蓋個房子,應該不算吃力。算是借債,也不過幾十塊錢的事,他年輕啊,這點債務算什么呢?家里的這一院子空下來,給老五能湊活。老兩口子到底是不年輕了,你說著要為兒子背債背到什么時候去?
這話道理只要稍微一琢磨能明白。
老大住家里,得老兩口另外給老五蓋房子娶媳婦。
老五住家里,得老大搬出去自己掏錢蓋房子。
說來說去,是一百來塊錢的事。老大媳婦不愿意認,得叫老兩口背著。
誰也不是蠢的?老二能說啥?他再逞能都沒法跟媳婦交代了。人家懂道理你不能可著懂道理的人坑把。四爺更不說話了,主動背了債了,再剩下的真不是這些當兒子們的事了,只看老兩口怎么選擇了。
金老頭抽著水煙,頭也不抬的問了一聲:“老大,你怎么說?”
金滿城跟剛醒似的,一副迷瞪的樣子抬起頭,“嗯?”了這么一聲,然后又左右看看,“咋都行吧。”
咋都行?
“咋都行那行。”金大嬸快刀斬亂麻,“要是在家里住,這一院子都是你們的。但將來給老五蓋房是你的事。這樣!”
劃算不劃算的,你們慢慢思量去。反正離老五結婚還有好幾年呢。
金老爺子在東屋住著,西邊說話他都能聽見,這會子聽見事情這么完了,還跟老太太嘟囔,“你兒子的運道可他老子強多了。”
老太太將臉扭到一邊,不稀罕聽著老東西說自家兒子的壞話。他狗嘴里最是吐不出好話的,不是他沒能有個孝順的兒子,但兒子卻有孝順的兒子。
她輕哼一聲,不以為意,心里卻想著,你那德行,你兒子沒走了歪路,能活到今兒都算是運道了,還求啥?無限好,盡在晉江學城
老爺子卻嘁了一聲,“放在別人家,為了債務非得人腦袋打成狗腦袋。所以說啊,這好兒孫不用多,只出一個有本事的,這后代將來指定是壞不了的。看著吧!我老金家的好光景又要來了!瞅著吧,用不了多少年,我金家在這平安鎮,還得是一等一的人家!”
“能耐啥?”老太太懟他,“跟你能看得到似的。”
老爺子一下子給蔫吧了,是啊!這把歲數了還能活幾年了?但緊跟著又高興,“那也沒關系。等到了那頭見了我爹,也不怕我爹揍我了。沒有我,他也沒這么些出息的后輩去……傳宗接代嘛,我沒叫老金家的根斷了,還越發的旺了……”
他是覺得興旺了,可分了家的金大嬸是真不習慣。
廚房里鍋碗瓢盆一分,廚房空了一半了。
林雨桐分到啥,兩個碗兩雙筷子。碗還有一個缺口的,筷子四只還不一般長短。
然后……然后沒有了!
沒有油鹽醬醋,沒有糧食,什么也沒有了。
家里只有兩口大鐵鍋,這玩意都是不能分的。
再是農具也要分,但這是沒有四爺的份的。
何小婉去了她娘家,把娘家破了鐵鍋花了三毛錢叫人家給補了,行了。架在爐子能用了。英子去了她小姨家,蔡婆子不是在閨女家了嗎?那邊祖孫兩個原本的家當還都在呢。她小姨夫在省城的鐘表廠班,是工人,家里的條件好一些,這些舊東西都不怎么看的,一直在雜物房擱著呢。英子去拉的時候跟林雨桐說了一聲,“都是全套的,拉過來咱兩分了。”
林雨桐不愛用人家用過的,只說喬站長給了幾張工業劵塊到期了,這回正好用。筆趣庫
趁著她們去拉東西,她跟四爺去畜牧站,那里參觀的人多,來往的車多。搭個順風車去了縣城,把該置辦的家當都置辦齊全了。回來的時候局里還打發車特意的送了一回。
等兩人冒著雪到家了,小老太那邊叫了,叫了老二和老四,給了一人一口袋糧食,“當天能開火了……”
小老太會做人,在大面對林雨桐和英子是一模一樣的。林雨桐有的,英子也有一份。結果是,林雨桐班去之后特別放心。英子和老二在家,小老太喊一聲兩人過去了。這么個人照看著,在外面根本不用懸心。
金老頭在家,把一根靠在后院一直沒舍得動的老香椿木給截了,截成幾個一指厚的墩子。這種墩子剁肉最好,如今一個兒子分一個,小兩口做飯,完全可以替代案板。要是不搟面條的情況下,是足夠的。反正有大廚房,蒸饅頭做面條,再大廚房也是一樣的。
本來只有十平米的地方,還得兼具廚房的功能。
得趕緊想辦法申請宅基地,成了不得不趕緊考慮的問題。
尤其是眼看要添丁加口的情況下。
兒媳婦懷孕,是喜事。也歡喜吧,肯定也歡喜。但到底吧,如今這家里人口多了,想跟后世那樣一個孕婦兩家幾代人寶貝,那是沒有的。
人口高峰出生的那些小伙子大姑娘都到了婚育年齡了,這生孩子可不都是扎堆的生。說懷了都懷了,一個生產隊,二十好幾號孕婦。
金家這邊倆。
金怪說何小婉,“光長了吃的心眼,人都懷了咋你肚子不爭氣?”
何小婉白眼一翻,“你要是天天晚都在家,我說不定早懷了。”
夜游神并沒有因為結婚了而少了游蕩,以前是十天里有一兩天在家,如今是三五天在家。
這兩人都屬于心大的那一類,金怪不是真急,何小婉也跟著不著急。私下跟林雨桐說,“生啥啊?他那慫樣今兒能掙,明兒掙不的,生下誰養?”
英子回頭跟林雨桐念叨的時候又說:“老三家的一點都不傻。她娘家弟弟小,老三弄幾個都補貼她弟弟學了,再要個孩子,那娘家還顧得?”
所以老三不急,她當然不急。
金家也無所謂急不急的,這個多兒子,往后還會有更多的孫子。
沒有什么生育壓力。
本來分家后,跟婆婆住在一個院子,還有點不敢明目張膽的吃點好的,如今借著有孕嘴饞,婆婆不好說什么,家家的一到吃飯的時間,房間里飄出來的香味都不一樣。
老大那邊沒爐子,這會子也不好說叫他們盤爐子的話,只借著大廚房的鍋灶做飯。拿回來的那一吊子肉,切成絲切成片,燉著炒著反正一頓做完了。
金大嬸真是好心,在一邊和面呢,還提醒大兒媳婦說:“如今天冷,掛在外面凍,不說吃到過年吧,至少能多放幾天。”不是要盤爐子嗎?看老大那架勢又是叫人弄水泥,又是叫人想辦法弄石灰的,這是要正兒八經做灶呢。這自家這些兒子都不會干,正經的泥瓦匠這得請人。是熟人來幫忙不給工錢,吃飯這少不了吧。到時候有一個兩個的葷菜,好歹體面不是?
結果李仙兒把肉剁的咚咚咚直響,眼睛不抬,嘴卻道:“……這點肉,都不夠一家吃的,還值當留?以前我們家,不說一天吃這么些肉吧,至少三兩天也吃一回,哪次不這點多。我不是那窮日子過慣的人,也過不了那窮日子。這才哪到哪了?”
嘴說著,手里不停。
把金大嬸氣的一個倒仰,這話里話外的這是說誰呢!
林雨桐聽見了,伸出頭往外看了一眼,又縮回來了。摻和什么?有什么可摻和的。自己說那豬肉吃不成,沒一個人往心里去的。那真是病死的豬!
不過如今這年月,病死的豬咋了,肉一樣吃!能買到這樣的便宜肉,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沾了光了。
四爺給爐子添柴火,叫火燒起來好炒菜,聞見那邊飄來的香味,說林雨桐,“明兒給咱們也割點肉唄。”
饞肉了!
林雨桐笑,真是難為四爺了。都多長時間沒見葷腥了。
她趕緊應了,“明兒叫畜牧站把那兩頭豬給殺了。”自己怎么著也能分個四五斤吧,那豬肉油厚,“做一頓紅燒肉吃。”
一聽紅燒肉,四爺這頓大蔥燒雞蛋蓋飯,吃的都沒有想象的那么香甜了。
在一個院子住著,這么各自吃各自的,其實還有些不習慣。感覺挺別扭的。英子做了面條,端了兩碗,一碗給東屋的老爺子老太太,一碗給了西屋公公婆婆。林雨桐多炒了一盤子雞蛋,給東西屋各半盤子。何小婉那邊燉著泥鰍,又端了送去。
金老爺子挺高興,分家的好處這凸顯出來了,雞蛋往面條一蓋,扒拉著吃完了,端起湯喝了半碗,挺舒服的,“咋肉還不見端來?”
聞見肉味了,結果飯里沒有!這肯定是還有沒送到的。
這一等都到了晚,還是沒見。
老爺子罵,“你們真當老子瞎了,這肉都燉了半天了還沒好。”
他吵著要吃肉,老太太是這么糊弄他的,說了,“你又嚼不爛,不得往爛的燉……”然后老爺子信了,等啊等的,等到晚,又等到半夜,反正是肉沒見給送去。
結果睡到半夜,一聲:“快來人啊,不得了了……”把林雨桐給驚起來了。
四爺摁住她,“睡吧,是老大那邊。”
林雨桐翻身又躺下了,誰知道出什么幺蛾子。
結果這邊被子還沒捂嚴實呢,自家拿婆婆又喊起來了,“桐,過來看看……”
指名道姓的叫了,不起都不行了。
這回燈是徹底亮了,都起來了。老大叫沒人搭理,但這當媽的叫了,幾個以為是怎么的了,趕緊起來。
結果呢?
林雨桐急急忙忙的出去,被婆婆拉到老大那邊,見李仙兒正趴在炕沿吐呢,一屋子的酸臭味兒。
金大嬸聽見兒子叫嚷,肯定出來了,一看這陣勢,唯一想到的是林雨桐,“趕緊加給看看……”都知道這兒媳婦會給豬看,傳的神乎其技的。在她想來,這人跟牲畜的差別其實也不大。要緊的時候嘛,給瞧瞧。
有啥要看的?
吃了那么多壞豬肉,吃壞肚子了!
她這么說,“喝點鹽開水,空兩天,過后再喝點加了鹽的小米粥,養兩天好了。”
吃壞了東西,能吐出來其實好了大半了。
她說了捂住鼻子往外走,何小婉披著棉襖嘟囔了一聲,“壞肉吃的人多了都沒事,她這還是吃的太多了,吃獨食的報應!”
話糙其實理不糙!
要是她聽婆婆的話,少做點,吃下去許是有些不適,但不會成這樣。或是給老太太老爺子送點,剩下的他們吃了,也應該不太要緊。
好家伙,一斤多的肉,兩人一頓全吃下去了。你不難受誰難受?
外面凍得要死,林雨桐說沒事,都去睡了。
至于金滿城有沒有再去找大夫,這不知道了。
結果早吃早飯的時候,金滿城大包小包的,又是油條又是油糕還有麻花麻餅糕點買了一堆。該是趕在人家一開門過去買的。買回來是全都提進他們屋子了,回來還在院子里跟正在掃雪的金大嬸說:“媽,你也真是的。叫桐看啥?人又不是豬!她才了幾天學,懂啥啊!還吃壞了肚子……仙兒肯定是有了……”
金大嬸一想也是啊!幾個兒媳婦一起進的門,要說有了,估摸也差不多吧。
這時候沒人做什么產檢,是不是懷孕了,當事人心里清楚,等肚子大起來了知道是不是真的。
兒子說兒媳婦懷孕了,那兒媳婦該是懷孕了吧。筆趣庫
心里挺高興的。金大嬸本是個心里藏不住話的人,有點事恨不能全都給倒出來。吃飯的時候端著碗走西家串西家的,老金家大兒媳婦有喜的事,馬傳開了。
林雨桐吃了飯,鎖了門從家里出來去畜牧站的時候,在巷子里碰蘇小琴和鳳蘭兩人,這倆還問呢。
鳳蘭知道林雨桐懷孕了,低聲道:“過了年我去縣班,你過去找我,我帶你去做b超,不花錢,把英子姐也叫……”
她爸在縣醫院工作,當兵的復原在醫院的保衛科。她哥結婚了沒接她爸的班,她姐被他爸的一個戰友安排到醫院藥房去了,是負責抓藥熬藥。她這邊是接了她爸的班,跟著師傅在b超室學的。過了年正兒八經的去班了。大家一起的發小,醫院的管理不像是后世那么嚴格,有那有熟人的,不用交錢,過去叫照一下行。所以,在醫院工作的,哪怕是個護士,那也是吃香的很。
別管咱們花不花的起拿錢,但作為能省省的這一代人,人家替你想著,不要你排隊,不要你錢,去檢查一下。
關系不鐵的人家肯定都不說。
林雨桐領情,“行!等我那邊有豬肉了,我給你送倆豬蹄來。”
蘇小琴嘚吧嘴:“沒我的?”